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叫什么(探究秦统一货币的形制及其历史意义)
云基奔 • 2024-01-11 06:58:44 • 次
#2022生机大会#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货币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之久。
哪怕是不了解历史的人从影视剧中也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货币形式,比如铜钱、银票、元宝等。
但是这背后具体演化历史大家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货币先后经历的五次变革,其中秦国货币在中国货币历史中的影响最为深厚。
秦朝作为首个封建王朝,统一了货币形制,而其所用形制“方孔圆钱”,延续到了民国。
秦朝统一货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统一诸国之前,秦朝在商鞅变法的加持之下,农业、手工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使得商品经济复苏,从而带动了货币的流通。
首先完成了国内货币的统一,这也为统一诸国之后的货币统一打下了基础。
秦朝的货币统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且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林立。
导致货币体系混乱,每个国家对于货币的兑换划分不明确,基本就是出了本国就不认的程度。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统一的经济制度,进行经济方面的改革调整,重农抑商,促使农业发展,将全国本土货币推行到新的地区。
01 秦朝货币所用形制
秦半两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336年,即秦惠王(秦始皇的曾祖父)二年。随着秦国变法的,秦半两作为全国货币使用。
进而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得以迅速推展开来。
从秦半两的形制就可以看来,秦半两的方孔圆形的外形主要是受圜钱的影响。这样并不意外,圜钱最早产生于魏国,因为符合商品交换发展需求被各国仿铸。
圜钱至今已经发现了十余种,是当时主流货币之一。
秦朝所推行的半两钱与其他诸国流通的半两钱,面文相同,钱型基本没有变化,只有铸造工艺进行了改进。
根据从各地秦朝墓穴出入的半两钱可以看出官方发行的货币经过精细加工,面文篆书字体端正,用笔均匀。
战国时期秦国的货币主要是用在了军事发展上面,与六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并不是很多,故而秦半两多发现在秦国的攻略路线上。
比如从秦国到蜀国的路线——“金牛道”;从秦国到楚国的路线——“商於道”;从秦国到韩魏的路线——“易阳道”等。
秦始皇即位以后依旧沿用秦惠王时期发行的秦半两。秦朝统一货币之后,中央政府也曾经铸造过刻有“重如其文”的半两钱。
这种钱的主要特征是钱的直径比之前的稍微大一些,大概在3.3厘米以上,钱币的整体厚度也比之前的薄一些,重量大概在8g左右。
后面随着秦朝由盛转衰,为了保障市场商品的流通,钱币也跟着缩小减重。
到了秦朝后期秦半两的整个钱币形状也变小了不少,钱币直径大概在3厘米以下,重量只有原先的一半或者不到。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虽然还是沿用秦朝的半两钱,但却嫌秦半两太重,重新让百姓减重铸钱(汉半两)。
但因为没有监管的私自铸钱,导致物价暴涨,货币持续性贬值,这一现象到了吕后二年重新恢复八铢钱为止。
后来又屡次改制,到了最后虽然还叫半两,但是已经没有大小轻重的区别。
此外,在秦朝发展过程中,将秦国自己制定的计量单位篆刻在半两钱上面,是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秦半两的推行和使用,为秦国实现大一统后的货币统一制度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也为秦朝的政治、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就数不胜数。因为货币的材质、形状、价值体系的不同,只能在自己国家内部流通。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落实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的货币体系。
在本国货币秦半两的基础上进行改动,融合了各国主流货币,这才铸就了新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再进行全国推广。
秦半两的推广结束了诸国林立所造成的货币体系混乱,货币形态差异化,导致价值悬虚,货币不流通等现象。
秦半两作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提供不可磨灭的价值。
不只是货币制度的统一,还是中国货币更进一步的变现,为后世的货币制度建立提供了不小的贡献。
秦半两不止在本国流通,秦朝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影响力之巨无法想象。
所以作为本国货币的秦半两还影响着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秦半两奠定了古代货币的雏形,圆形方孔钱币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最晚可至民国。
02 秦货币形制的统一
第一,废除六国货币
六国相继灭亡之后,时局并不安稳。残余势力伺机而动,众所周知,养兵是需要用钱而且还不是小钱。
从政治上面来说,秦始皇收缴六国余钱能够最大程度上遏制,残余势力发展,稳固自身统治。
从经济角度来说,国家货币统一,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力,对于战后国家恢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新货币的流通,对于各国之间的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统一货币种类、币材与单位
秦朝为了自身稳固,对于货币的种类,材质,单位都有严格规范。首先,秦朝以半两钱作为通用货币;
其次秦朝用贵金属黄金等作为上等货币的铸造材料,而贱金属用来做下等钱币的材料。
最后秦朝还将货币单位进行了更改,将原来的计量单位“斤”进行了替换。
“镒”“半两”作为新的单位。根据现有历史记载,秦朝的一两等于24铢钱,所以一“镒”等于480铢钱,半两就是12铢钱。
第三,钱币铸造的统一
西周时期货币以贝币为主,金属铸币的产生在东周。受时局动荡的影响,周王朝对于地方的统治力度急速减弱,甚至到了“令不出王都”的地步。
为了稳固自身统治也是为了借力打力,周王朝允许地方诸侯、士大夫群体拥有铸币权。
这也造成了货币系统的混乱,私人货币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没有了金钱方面的遏制,使得外部武装力量进一步扩张,从而威胁周王朝的统治。
不提周王朝铸币权的下放究竟为何,但是铸币权的下放是周王朝走向灭亡的报丧鸟。
秦朝吸取周王朝的经验,废除了私人铸币的权限,但是地方政府依旧拥有铸币权。这也为后期秦朝货币贬值埋下了祸根。
汉高祖刘邦也在这上面栽过跟头,也是从汉朝开始,铸币权被牢牢掌控在中央政权手中。
03秦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统一币制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建立之初,政权并不稳固,为了防止诸侯势力的反扑,而经济就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
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对于统一货币后积极影响心知肚明。
所以为了让新生政权得到进一步稳固,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统一
的货币体系建立对于秦朝经济、军事、政治三面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只有彻底掌握货币的铸造、发行、流通等权利,才能使得中央政府放心。
另外,统一货币体制对于国家赋税的征收起到关键作用。此外,统一货币还有利于原六国居民之间的贸易流通,人员往来,进一步加强了战后国民经济的复苏,为融合秦国上下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第二,统一货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在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中,统一的货币体系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不会出现物价不均等的情况,对于商品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而且废除六国原有货币,也能使刚刚归附秦朝的其他国民更好融入新朝。
货币的统一不只解决了商品交易中货币换算的问题,还克服了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障碍,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因此,统一货币制度是利大于弊。它让商品交易成本减少,全国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因此,秦始皇首要就是拿下全国经济,建立一套新的货币体系。加强各地的经济交流,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调整因为战乱而混乱的经济。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秦朝进一步发展,而不至于一片混乱。
第三,统一货币对后世钱币体制发展起重要作用
虽然秦朝建朝时间并不长,因为地域等原因,货币系统并没有做到完全统一。但是秦国所推行的货币体制在后世的朝代推行货币制度时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由秦朝率先提出的“货币王室专铸”,成为后世统治阶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措施。
其次,秦朝对于货币单位的统一规定,比如材质、规制、价值几何等,都为后世提供了参考。
最值得一提的是,秦朝使用的方孔圆钱一直作为中国古代主流货币进行使用,延续了2000多年。
秦朝货币的统一从历史上来看,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