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体育健身

知识改变命运谁说的(知识不再改变命运)

云基奔 2024-01-12 21:39:11

摘要:最近看到一个帖子:1977年,爷爷考上中专,轰动了全县。1992年,爸爸考上大专,班主任亲自送录取通知书。2017年,我考上本科,还是985,只是全家吃了一顿烤鱼。爷爷毕业后,把一家人带进了城!

最近看到一个帖子:

1977年,爷爷考上中专,轰动了全县。

1992年,爸爸考上大专,班主任亲自送录取通知书。

2017年,我考上本科,还是985,只是全家吃了一顿烤鱼。

爷爷毕业后,把一家人带进了城!

爸爸毕业后,给一家人在一线城市买了房!

我毕业后,赶上疫情,现在已经失业半年。

40余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祖孙三代的际遇也不同。40年前,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哪怕是一个中专生,都很了不起。40年后,知识只是知识,想要通过知识跨越阶层、改变命运,几乎不可能。

乍一看这帖子,确实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拿我自己来说,父母在农村,种着几亩薄地,看天吃饭,每年干的累死累活,也就挣个"肚儿圆"。"肚儿圆"是我们的方言,也就是辛苦劳作一年,也就能管个温饱,这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风调雨顺才好。我们那个时代,走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那时也最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而现在社会上很多的社会现实也似乎表明,知识不再能改变命运,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社会企业三千块钱工资招不到农民工,而大学生排着队争。然后为了找到好一点的工作,被迫考研、考博,在求知的道路上越投入越多,而在求职的道路上却并未获得相应回报。

其实贴子反映的只是个985学校本科不好找工作的表面现象,而不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如今的时代与40年前的时代是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时是知识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大学生都是凤毛麟角,就算中专生都稀罕,所以有些知识的人就格外抢手。我父亲高中只上了一年,就被推荐去当老师。其时我94年中招考试时,小中专仍然是最吃香的,因为小中专毕业了国家就给分配工作,可到社会挣钱了。也最适合我们农村的孩子,可尽快走进社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现今社会,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每年有上千万的毕业生走进社会,就像工厂的批量生产的产品一样,导致产品供大于求的假像,一些单位、企业也罔顾事实,连招聘一个看大门的或打扫卫生的都要求研究生毕业,更加深了知识不值钱的假像。再加上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做得好都能挣到钱,而且社会的价值尺度也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只要你能挣到"大钱",人们都认可你了。因此,也有清华大学博士生卖猪肉、985、211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送外卖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社会不那么缺乏知识人才了,也反映了一个经济学现象"物以稀为贵"。

知识真不能改变命运了吗?非也,现在到社会找工作,好的学历依然是你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985、211的毕业生依然是企业招人时优先考虑的。很多大学毕业生拿着"敲门砖"没进门就眼高于顶,这看不上,那不愿干。不知道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就敢狮子开口。其实现在企业是很精明的,在没有摸清你的真实实力的情况下,不会给你开高价的,与社招人员不一样,人家工作经历摆在那里、业绩摆在那里,招聘企业很好评估,能给出相应的待遇。应届生如果能拿出让企业信服的能力,企业也是会给出相应待遇的。华为在全球招聘的天才少年计划,不都是年薪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如果没有知识,那是不可能。我前几天接触的一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学术带头人,每月拿的待偶也是10万+的,没那知识水平行吗?

当然,知识不代表能力,但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行的,而且现代社会的知识内涵也要远大于40年前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嘛!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很多年里,985、211等名校毕业依旧是大部分人的敲门砖,很多好职位也只对名校毕业生开放。但知识和学历本身越来越贬值,也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不争事实。

知识能改变命运,但不再是唯一途径。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