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警颜色的等级划分(汛期来临)
云基奔 • 2024-01-15 10:20:57 • 次
#打卡挑战局##内行才知道#随着夏天的到来,雨水开始增多, 尤其是近年来,局地性极端暴雨天气呈增多的趋势,那么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地识别气象预警信号,公众才能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我国目前投入了6颗在轨业务运行气象卫星、120个高空观测站、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1093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用于监测天气现象,看清大气的微妙变化,搜集到各类气象观测数据之后,接下来还要做一系列工作才能生成一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一条预警信息,它的行程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要对大气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比如说通过太空的卫星、天空的飞机、地面铺设的比如说温压湿风的一些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的升放、对大气垂直的信息收集,也包括一些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这些新型探测设备对这个大气状态的收集,还有在夏天经常会听说天气雷达,尤其对降水信息的收集。通过这些实况信息的收集,会对大气现在的状态有一个了解。这些数据会进入到大型的计算机,通过数理方程的一个数值的计算,能够预报出来未来一段时间大气这些要素,它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状态。会根据预测未来的这样一个演变的信息,综合实况观测的信息相互结合来对未来天气进行一个预报。那预报到有灾害性天气的时候它又达到了一定强度,就有可能达到预警信号标准,就会适时的发布这样的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预警也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及时发布公众能分辨危害程度的气象灾害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一个紧急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一般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级别,对应四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它的等级也是依次升高的。
以这个暴雨预警信号为例,它就有蓝黄橙红这四个级别强度的指标,那分别对应比如说未来24小时内的总降雨量,分别能达到50毫米、100毫米、150毫米以及200毫米以上。同时河北省内的这个暴雨预警信号,它还有这个小时雨强这样一个指标,比如说小时雨强对应的就会是一小时降雨量达到40毫米 60毫米,达到80毫米或者达到100毫米以上这样一个小时的强度。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它对应的这个标准就是未来24小时内总降雨量达到50毫米,或者是一小时的降雨强度能够达到40毫米以上。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它的标准再升高一些,未来24小时内总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或者是小时雨量能够达到60毫米这样一个强度。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之后,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或智能终端多种渠道获取信息,那收到预警信号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
大家接到预警信号一定代表了天气已经发展到一定强度了,那大家收到这个信息之后首先可以先看一下预警信息的颜色级别。前面已经介绍了不同颜色它对应着不同强度,比如说蓝色,它是比较低的一个预警级别,那黄、橙红是依次升高的。再一个这个预警信号还会对应其他内容,大家可以根据预警信息,了解未来比如说哪个时间段哪些区域将发生哪一类灾害性天气,它可能达到一个什么强度。以这个暴雨预警信号为例,如果大家收到了这个暴雨警信号了,首先看一下它的颜色级,再看一下具体的提示信息,既然你收到这个预警信息,它就代表了强天气将要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建议大家从出行安排工作安排都根据天气进行一个及时调整,避免外出,尽量在安全的地带。如果这个时候已经外出了或者在山区,那一定不要在低洼的地方,一定要在高处比较安全的区域。在城市里面也会有一些低洼或者是地下场所,比如说地道桥,它位置也比较低,强降雨时段儿可能也会产生一些积水,对我们的安全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大家对这样的一个地势低的区域也要进行一个避免。另外可能临时要在建筑物下躲避,那一定也要避开那些临时的搭建物、结构松散的搭建物,不要选择这样的避雨场所,大树下也不要进行避雨,一定是在这个结构比较安全,保证人身安全的一个地方进行躲避。
科技进步让我们能更好地预知危险,公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养成接收和关注预警信息的习惯,了解预警信息背后的意义,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不“轻敌”。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