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全诗(被误解88年)
云基奔 • 2024-01-13 10:24:33 • 次
八宝山公墓的夜,那么静,静得令人骇异,静得刺耳,仿佛一张唱片唱完了,还在滋滋地磨下去……
1962年仲夏,67岁的金岳霖独自拿着一瓶酒,步履蹒跚地来到林徽因的墓前,枯坐了一整晚。
这一天,距离林徽因离世,已经过了整整7年。
这一天,梁思成迎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
林徽因
没有人知道,那一晚,金岳霖的心里到底有着怎样的五味杂陈。是为林徽因鸣不平吗?还是在唏嘘着自己的悲哀?
他当然明白,“世味”二字须得有甘有苦,可若人人都淡然过去,便不是人间了。
31年前,好友徐志摩将金岳霖带进了北总布胡同的院子,自此开启了他与林徽因长达24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那时候,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并生下了女儿梁再冰,而金岳霖也有了同居女友丽琳。
金岳霖
奈何这段“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情感,随着林徽因的离世,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献上了这样的挽联,于他而言,人间最美好的四月天,再也不会出现了,此恨也只得绵绵。
诚然,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斐然的女子,而每每谈起她,人们往往联想到的却是关于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复杂情感。
林徽因
因为复杂,所以迷雾重重,一句“你是人间四月天”,仿佛一天花雨在春天泼洒下来,引得世人无限遐想。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春意盎然的时节,在林徽因的笔下,变得诗意、魅力、生机盎然。
而关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到底是写给谁的?也引发了世人88年来的争论不休。
林徽因
随着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水面,世人大多认为这首诗是对徐志摩的悼念之作,似乎只有徐志摩才担得起这样浪漫的辞藻。
1920年,他与她初见,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一股怦然心动的力量将他推进了另一个世界,她的美貌、才情、天真,无不震盲了他的心。
而一见钟情的,又何止是诗人自己?
那一年,林徽因16岁,情窦初开的她,对才华横溢、天真浪漫的徐志摩亦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好感。
林徽因
他们在遥远的国度,谈论天上的星、雨后的虹、康桥的梦……那是何等惬意美好的日子。
郎才女貌,本就令人钦羡,何况又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然而,人世间过于美好的东西总逃不过短暂,他们的爱情不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耀眼的烟火,并没有什么节日可以庆祝,一场幻觉罢了。
“恨不相逢未嫁时”,像是一个魔咒困扰着林徽因身边的男人,他已为人夫,她又怎能忍心破坏一个完整的家庭呢?
徐志摩
“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她是如此聪慧的女子,没有结果的爱恋,只会带给彼此痛苦。
所以,她走了,把过去的种种封存在水晶瓶里——将来拿来出,是要捧在手心上看的。
1931年,随着白马山顶的一声巨响,诗人的灵魂也就此消散。水晶瓶里的爱情,永远停留在了康桥的四月天里。
徐志摩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诗中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指向那遥远的美好。因此,许多人认为,徐志摩就是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除此之外,林徽因在新格律诗的风格上,与徐志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灵魂般的契合,也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拉近了人们心中两个人的距离。
林徽因
加之,后来拍摄的关于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影视作品,也大多以《人间四月天》为题,故而人们更加笃定这一点。
其实,仔细推敲一下便知,这首诗并非林徽因为徐志摩所作。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在1934年创作的,而此时距徐志摩空难逝世,已经过去了三年。
尽管在徐志摩离世四周年时,林徽因仍有悼文祭出,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始终难掩心中隐隐的悲痛与创伤。
徐志摩
而纵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百花、月圆、喜悦……完全是一派欢喜雀跃的景象。
尤其是最后一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斯人已矣,哪还会有什么希望可谈呢?
以林徽因一贯的处事态度和文字风格,她绝不会以这样欢快的笔触去祭奠故去的朋友,何况是这样一个自己永远也无法忘怀的爱恋。
既然不是写给徐志摩的,那会是谁?梁思成么?
林徽因与梁思成
这样柔软的辞藻,显然是不适合梁思成的。他性格含蓄内敛,做事沉稳认真,有时甚至是木讷、固执的。
他更像冬天里的一株梅花树,而绝非四月天里灵动的光景。
相较于与徐志摩初见的怦然心动,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识,则太过平淡,没有浪漫的邂逅,没有初初的爱慕,甚至完全是父母之命。
可这个聪慧过人的女子,却把它演绎成了在生活和事业上可以互相扶持的依靠。
林徽因与梁思成
她更加懂得,如果爱情不能落实到吃饭、穿衣、睡觉、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来,只靠一腔浪漫提着气,是不能长久的。
如果徐志摩是四月天里的风,那梁思成就是风中零落颤动着的黑色剪影,那是一串串小小的音符,不成腔,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只是,这世上的事,总是或多或少有着缺憾,梁思成曾直言,与林徽因在一起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林徽因与梁思成
是的,她是一个如此聪慧伶俐的女子,她的思想太活跃,反应太敏捷,你必须时刻与她保持相同的步调和节奏,否则就会被她落在身后。
而她的身边,从来不乏优秀的男人,对梁思成来说,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生命中惘惘的威胁。
所以,当他遇到温柔、体贴、能随时允许自己停歇的林洙时,便义无反顾地同她走到了一起。
在情感世界里如此“不堪”的男人,不会也不可能是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梁思成
那么,会是那个在梁思成再娶后,来到林徽因墓前独自买醉的男人么?
必须承认,在同女友丽琳分手后,金岳霖的生命中,便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林徽因。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金岳霖都是林徽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是梁家夫妇的“调解员”,是梁家两个孩子的“金爸爸”,是林徽因重病时随叫随到的“护工”。
金岳霖(左一)与林徽因(左三)
他对林徽因的爱,是纯粹的、是深沉的、是不容置疑的。
可在林徽因解决了“同时爱上两个男人”的难题后,金岳霖便始终与林徽因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即便后来的他已经成为了梁家的亲人,却仍会克制自己,不能迈过那条红线。这一点,他们心照不宣。
这样一个“克己”的男人,又怎么会是林徽因笔下的“爱”和“希望”?
林徽因
况且,林徽因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与金岳霖刚刚相识三年,两人的关系还远没有到亲密无间的程度。
事实上,关于这首诗到底是为谁而作,林徽因从未提及,但我们不难看出,这首创作于1934年的诗,显然不是在说爱情。
彼时,林徽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女儿梁再冰5岁,儿子梁从诫只有2岁,而这首充满了爱与希望的诗,更像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
林徽因与儿子梁从诫和女儿梁再冰
而“雪化后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无不是在诉说着一个崭新的生命。柔软,喜悦,天真,庄严。
梁从诫曾说:
“父亲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从未对我说过这件事。”
如此说来,不说并非不愿,只是不想去破坏这份无尽的遐想与美好。
林徽因与儿子梁从诫和女儿梁再冰
2岁的孩子,正是蹒跚学步、生命欣欣向荣之时,不正如那生机盎然的四月天一般么?
这很美,很诗意,很林徽因……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