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舍得(作文大赛佳文舍得繁心)
云基奔 • 2024-01-15 04:35:04 • 次
作者简介
李思含,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中学,指导教师:左玲娟
她的作品《舍得繁心,方得明月》荣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昆明市首届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中学组一等奖。
佛家讲究因果,有因也便有了果。而我讲究舍得:有舍,方可得。
人类都是复杂的性子,既渴望王权富贵,又想要清风明月,可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只是舍其一而取其二罢了。人们渴求的东西不同,所做的取舍也就不同。有的人渴望更好的物质生活,便舍了自身平淡的生活,拼搏奋斗;有的人选择淡茶浓墨的日子,便远离城市。寻求精神上的宽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放弃一些小物,像失去了茶盖的紫砂壶;丢了一只的袜子;摔出了缺口的盘子。这些东西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但是我们又无法丢掉它们,就期望着有一天我们能够再次用到它们。而正是这些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杂乱而拥挤,因此,我们为何不像那位丢掉鞋子的老人一般干脆的舍弃它们?这样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快而又整洁,也还给了我们一颗不背负重物的心。
舍与得,谁知是不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呢?马克思为了完成他的共产理论,抛弃了他本应富裕的生活,与家人颠沛流离,食之无肉,穿之无衣。当时不少人无法理解他为何舍去了那优越的生活,而非要坚持他那与世界不相容的共产主义。但马克思不存理会那些世俗凡人的眼光与阻拦,他坚定不移的朝着他所坚持的方向大步前进,最终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取舍而使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与荣耀。
孟子曾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大义时,多少人舍去了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他的深明大义。屈原看着眼前楚国君王的昏庸,吟着“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便纵身一跳,消失在汨罗江中。陆游纵然多次惨遭贬职,却从未更改他的一腔爱国热血,纵然生老病衰却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在那个战乱的民国时代,多少伟大的共产党人不幸惨遭被捕,纵然倍受千般折磨,却仍然不肯透露一字机密。他们都是为了心中的大义,置生死于身外,值得钦佩之人!
这人间富贵太过迷人,有多少人舍弃了自己,迷失在了金玉之物上?可偏偏有人愿逆道而行。陶渊明舍弃了官府锦衣,过上了带月荷锄的生活;唐僧离开了繁华的大唐,一路风霜去西天取经;钱学森放弃了财富与名声,回到国内挽救国危。他们都是真正的伟人,做到了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世间太繁华,可负担也太重。何不舍去繁心,与我共享山间明月、耳旁清风呢?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