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家居生活

《鸳鸯湖棹歌(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嘉兴历史人文风貌)

云基奔 2024-01-15 04:33:15

摘要:文|庞艺影近年来,城镇建设的推进很快,人们对嘉兴塘汇百花庄和百花公子摆擂台的往事慢慢淡忘,其历史遗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咏百花庄百花庄口水皔皔,中是吾家太傅坟。当暑黄

文 | 庞艺影

近年来,城镇建设的推进很快,人们对嘉兴塘汇百花庄和百花公子摆擂台的往事慢慢淡忘,其历史遗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咏百花庄

百花庄口水皔皔,

中是吾家太傅坟。

当暑黄鹂鸣灌木,

经冬红叶映斜曛。

——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百花庄(消失)

百花庄得名于元朝。

明万历《秀水县志》就载有百花庄村名。

据清初的《浙江通志》记载: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入侵中原建立元朝,元丞相名“不花”,在嘉兴塘汇建立了一个较大的庄园,取名“不花庄”,因“不”与“百”的当地土话近音,后人习惯称百花庄,百花庄地名由此而得。

不花家拥有良田九千九百零六亩,还有数百家奴、长工服劳役,西庄长工浜口的长工桥,就是为长工下田耕种来往而建造的。据地方志载,百花庄庄园主有个儿子,名张世先,人称百花公子。

他年轻气盛,百花庄外庄桥之东南,曾摆过武打擂台,召集天下英雄。有诗云:百花庄上摆擂台,惯习拳棒练刀枪。身手不凡响当当,天龙地蛇逞豪强。

明代,蒙古族的庄园瓦解,其地归于地方乡绅。

明天启年间,三朝元老的大学士秀水朱国祚亡故,朝廷赐祭葬,遂以百花庄为其墓园,朱氏墓葬于百花庄北,专祠则建于百花庄上。20世纪四十年代,百花庄西九曲里一带,有一片茂盛的桑园和林木,朱彝尊的坟墓就在那里,解放初还可见坟前的石人石马。

现在当地村民所叫的墙门头,也就是百花庄庄园的南墙门了。外庄桥是百花庄外庄通向内庄的主要桥梁。外庄桥早在咸丰七年(1828)重建为三孔石桥,1967年改建为单孔水泥踏步桥,名为百花庄桥。据当地老人说,内庄桥原是吊桥。

嘉兴塘汇百花庄

近年来,城镇建设的推进很快,人们对百花庄和百花公子摆擂台的往事慢慢淡忘,其历史遗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END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