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珠宝首饰

蜜蜂引路课文原文(想起养蜂人)

云基奔 2024-01-12 19:23:10

摘要: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蜜蜂。那时,最常见的蜜蜂是“马蜂”,和小伙伴们经常搞恶作剧,专“捅马蜂窝”。稍大一点儿,从小学课文《蜜蜂引路》中,我体会到了列宁的聪慧,跟着蜜蜂寻找养蜂人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蜜蜂。那时,最常见的蜜蜂是“马蜂”,和小伙伴们经常搞恶作剧,专“捅马蜂窝”。稍大一点儿,从小学课文《蜜蜂引路》中,我体会到了列宁的聪慧,跟着蜜蜂寻找养蜂人。

而真正让我对养蜂人产生敬畏的,是童年对养蜂人生活的观察。

我家住在冀北怀安古县的一个小山村,叫北庄堡。这里的人喜欢种葵花,一片一片的,非常好看。每当葵花吐蕊的时候,养蜂人就来了。养蜂人来,好像总是在一夜之间或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村子旁或是葵花地垄旁,搭一个方形的帐篷,帐篷外架起炉灶,四周围横放着几十个蜂箱,蜜蜂嗡嗡嗡漫天飞舞。一看便知,这是养蜂人安营扎寨了。

这些养蜂人常年在外漂泊,哪里有植物开花,就到哪里采蜜,很是辛苦!那时,一看到养蜂人我就会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敬畏之情。

年复一年,我发现,每当葵花吐蕊时,那些操着外地口音的养蜂人就会来,非常准时。他们分散在十里八村葵花地垄旁。前一年来的一家人,第二年又来了,而且还带来很多养蜂人。我忽然明白,这些养蜂人尽管常年在外漂泊,但生活很有规律。每年如同候鸟迁徙一样,越冬时飞离屋檐;等次年春回,又回来寻找旧巢。

于是乎,我的敬畏之情,增添了一丝伤感。为了生活,为了采蜜,也是为了生存,养蜂人一年四季沿着既定的路线,沿着花儿盛开的方向,沿着有花粉的轨迹,践行着他们的人生旅程。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因为忙着秋收,我很晚才从地里往回走。此时,明月像玉盘挂在天空,天边没有一丝云彩,一切是那么地恬静。养蜂人呆呆地望着月亮,连我从他们眼前走过,都没有一点儿反应。当我走远了,回头再看那养蜂人,依旧呆呆地站着。我想,在这中秋佳节,这些养蜂人一定是想家了。虽然他们一般是夫妻二人一起出来,但老家一定有父母有子女。合家团圆的时候,他们却漂泊天涯,实在是一种无奈。

我不禁再次对养蜂人敬畏起来。我分明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养蜂人其实很孤独。一年四季,他们在有花的地方栖息,帐篷就是他们的家。陌生的他乡,无亲无友,语言又不同,所以他们很少与人交往,这是实实在在的孤独。能够忍受孤独,甘愿为家庭、为生活四处奔波,足以让人感受到他们伟大。

我多次想着接近养蜂人,零距离倾听他们的故事,但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未能实现,只能留下无数的感慨。带着这份感慨,带着这份回忆,度过了童年。

在去年葵花吐蕊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却发现田边没有一个养蜂人。我很是奇怪。长辈告诉我,养蜂人好些年没来啦。这几年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棚蔬菜扩大了面积,种植葵花的人就少了,养蜂人采不到葵花蜜,自然就不来了。

一席话,让我心潮起伏。传统种植结构的改变,居然对以采蜜为生的养蜂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站在院子里,听到老屋屋檐下的燕窝里传来燕子的叫声,我不由地担心起来,燕子在秋后返回南方,明年还会飞回来吗?假如老屋拆迁了,明年燕子返回,找不到家了,她是什么心情?同样的,养蜂人在最后一次来这里采蜜,发现葵花地不多了,采不到足够的蜜,是不是很失望了呢?

想起养蜂人,更多的敬畏是一种对生活的坚守。但愿全天下花儿遍布,养蜂人采花蜜越发方便,这是养蜂人的心愿,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我常常想起养蜂人!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