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理情感

清仓的意思(服装为什么要跳楼清仓)

云基奔 2024-01-10 08:10:28

摘要:在如今,没有薅过羊毛的人生简直是不完整的。那些挥着剪刀的女孩让资本明白,甭管市场沉不沉,只要羊毛足够纯,就有大批漂移入场的硬核玩家。省钱无需体面,谁都不用说抱歉。但不

在如今,没有薅过羊毛的人生简直是不完整的。

那些挥着剪刀的女孩让资本明白,甭管市场沉不沉,只要羊毛足够纯,就有大批漂移入场的硬核玩家。

省钱无需体面,谁都不用说抱歉。

但不知道埋头在羊毛堆里的老爱德华们有没有反思过一个问题,羊毛是从哪里来的?举个例子,唯品会,一家号称只做特卖的网站。

那么问题来了:它凭啥能特卖?

是品牌方特贱,还是特傻?在专柜卖个好价钱它不香吗?

如果你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将收获一个新的知识点:库存电商。

电商平台是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而库存电商平台,就是品牌库存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

正是因为唯品会具有高度的库存电商属性,所以它曾经才敢说自己是一家只做特卖的网站。

那么新问题就是,以服装行业为例,服装品牌方真的会长期地积压下那么多的库存商品?以至于能养起来一个库存电商平台,和一大群爱德华嘛?

还真会。

服装行业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季节性,其次是审美流行,再者还有款式材质分类。

细分起来,那就是色彩、材质、设计语言,等等。这么多元素一搭配,出来的结果就是无限多的服装商品。

这决定了服装注定是高更新频率的产品,需要不断用新款去刺激市场,尤其是基于消费主力是女性这一前提。

产品更新率高,是服装行业库存问题的先天性不足。

以及是生产周期长,生产线从纱线、面料,再到辅料,路径长耗时大,生产效率做不高。

所以库存少,可能会供不应求,后续生产跟不上进而流失订单。但库存多,对于高频率更新的商品而言,在如今多变的服装消费市场又时刻面临着供过于求的滞销风险。

服装生产又慢,款式更新又快,使得服装行业对市场需求量的计算要求很高。但向来多变的服装消费市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想算准市场需求量难得很,库存因此成了不治之症。

处处是矛盾的库存问题,让企业对库存的把控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不论怎样把控,多变的市场总会给商家上一课:所以库存控制只能尽力而为,与其强求库存控制,不如提前做好黄鹤带着小姨子跑了,清仓大甩卖的准备。

大部分人都不了解服装库存的可怕,所以才无法对那些含泪大清仓啊,跳楼大甩卖啊感同身受。看完这期视频,你会不会对那些商家多少有点同情呢?人家真的也是在大放血呢。

针对服装行业更新频率高,生产周期长这两个特性。价格低、款式多、备货量少,是现在很多服装品牌主打的策略,也就是俗称的快时尚。

快时尚策略,一方面用来解决的,就是库存问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比如H&M和Zara。

Zara一年推出的时尚种类高达12万种,每种都是小批量生产。“产量少”,“生产速度快”“更新频率高”,Zara自己建立起来的供应链,有个专有名词,叫柔性供应链。

对服装消费市场的变化反应灵敏,回应迅速,是Zara“柔性供应链“ 的成功之道。

用更多的款式去应对可能增长的消费数量上的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多变,这其实是扩大了销量。然后用更少的单品产量,去降低商品滞销的风险。

其实这和现在摆摊卖水果的方法是一样的。

水果种类要多,你要的苹果没了,但我可以给你推销橘子,你也会买。这样我就不需要囤很多的苹果,因为不见得那么多人都会爱吃苹果,囤多了人家不买就烂了。

但同时,我也不怕我苹果太少,买不到的人会走。因为我还有橘子啊,橘子吃不啦?

但因为今年的“黑天鹅”,贯彻柔性供应的Zara同样被库存压力搞得死去活来,打算关一千多家门店来止血。

价格和款式是可控,但产品库存数量终归是不可控的,哪怕是所谓的柔性供应链。

那么高库存究竟会给商家带来哪些伤害?

首先长时间积压旧货,钱就一直没法赚回来,没有现金流,又无法生产新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更不谈还有不断上涨的仓储成本和门店租金,以及是解决滞销就需要降价,一降价利润就低了。拖越久,利润越低。

对服装行业而言,库存的伤害是蝴蝶效应,甚至会不断循环。

所以有些品牌从诞生到倒闭,终其一生都在清仓(画面:有些店天天是最后一天清仓)。

在服装行业,一般一件衣服超过三年就卖不出去了。那些定位相对高端的服装品牌,往往会先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卖,过时了,再挪到三四线以及是库存电商平台去做销售,再往后,就销往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都市丽人在公告中曾提到,她家目前还在清仓17年的存货,按斤卖。你没听错,按斤卖给东南亚。

这足以见得,库存积压对品牌方的伤害有多大了,再这么下去只能去做慈善,但内衣做慈善又有些不妥似乎。

都市丽人作为曾经的中国女性内衣龙头企业,如今市值跌的只剩下六分之一了。根据财报,2016-2019年,都市丽人的存货分别为11.51亿元、11.12亿元、11.65亿元、6.80亿元,看上去库存压力在减轻。

但你可知道,都市丽人的市值也仅剩十亿出头了,库存总额,都快赶上市值了。而今年“黑天鹅”的影响,让都市丽人一朝回到解放前,利润都拿去填了库存的坑,还不够。6月都市丽人发布业绩预告,称上半年亏损不少于1.2亿。

别说是都市丽人了,连耐克都扛不住库存的压力。今年“黑天鹅“影响下线下门店长时间歇业,耐克单季巨亏50亿。

服装行业流水线化以来,库存就和人的头发一样,一直剪,一直长。一直长,一直剪。

当然,剪头发的手段,倒是从剪刀升级成了电推剪。

传统清库存的手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耐克阿迪的工厂店。

品牌方之所以要自建折扣店,当然也是希望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不至于因为清库存连底价都守不住,品牌显得越来越low。一个动不动打一折两折的品牌,在消费者眼中肯定会慢慢变low的。

再比如奥特莱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奥特莱斯的英文outlets的意思,其实是经销折扣。

而电商盛行之后,清库存新手段,库存电商应运而生。名头这么玄乎,其实你就把它理解成专卖库存货的淘宝就好了。

库存电商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不失为一剂解药,品牌方对清库存的需求就是控制底价,而帮助品牌方直接触达到消费者的电商模式当然能够实现这种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总额达到4.47万亿,同比上涨9%。

在这些存货中,服装和纺织业的存货总额达到913.8亿元和1656.9亿元,都处于高位。

所以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是常态,加上这行业的新品竞争又是出了名的激烈,短时间之内根本不存在和缓的可能性。

何况衣服这种高毛利商品,卖的再便宜,商家仍然有得赚。所以赶紧回收现金,去投入新一轮的生产,比死活不降价积压在仓库里吃灰赔上仓库租金,可聪明多了。

服装行业的库存产品长期充足,而快速清库存也仍然是商家的追求,以及是经历了“黑天鹅”的洗礼后,商家们对线上渠道更为看好。

所以库存电商的天花板,可以说十分的高。

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懂了,为什么某些平台经常能搞特价特卖了吧?撇开真假问题,主要还是在库存两个字上。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