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简介(影响中国历史的七大战役之巨鹿之战)
云基奔 • 2024-01-11 04:01:29 • 次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垓下歌道尽霸王心中的不甘。一生百战,出生入死,有过“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从而击败秦军,起死回生的经典战例,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史记》中司马迁说到“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也有”。翻译过来就是(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结论,但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中之龙凤,就算是死了,他也是鬼中的大英雄,这是对项羽评价中非常高的。也有人说虽然勇猛无敌但头脑简单逞匹夫之勇,疑心多虑不会用人。韩信曾今就是项羽的部下,项梁兵败被杀后归于项羽门下,但项羽不会用人最终导致韩信被萧何说服归于刘邦门下。在这里不管后世人如何评价项羽。但在我心中他永远都是那个义薄云天的西楚霸王,面对刘邦他遵守承诺封他为汉王,在鸿门宴上不忍痛下杀手。在乌江让自己的士兵卸甲归田自己却一个人面对汉军,最后为了让背叛自己的同乡兄弟可以享受刘邦的奖赏,让吕马童砍下自己的头颅去领赏。这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凭一人之力敢抵万人之进。这气魄就足以让我臣服。
感觉有点激动了,让我平复一下心情进入今天的主题。巨鹿之战,这也是项羽平生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最经典的一场战役。老规矩在说巨鹿之战之前先给各位老爷们讲下发生背景以及影响。
发生时间:公元前208年至207年 地点:巨鹿(今河北平乡县)
参展方兵力:秦军40万 诸侯联军十万(项羽楚军5万)
主要指挥官:秦军 章邯、王离 楚军:项羽
战争原因:秦二世胡亥暴政执权导致农民起义
战争导火索:秦军围困赵国,各诸侯派兵增援。
战争结果:秦军大败项羽俘虏王离、迫降章邯
战争影响: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在说巨鹿之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项羽,项羽是楚国项燕的孙子。秦始皇灭六国时楚国战败,项燕被王翦所杀。楚国灭亡后项羽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今江苏苏州)。项羽小的时候也是个中二少年,项梁从小就教他读书,可是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又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大怒!于是项羽就反驳说道:“读书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学武不过能敌得过一人,既要学便学万人敌!”这让项梁心里感到高兴觉得侄子胸怀大志不愧是有重瞳之人(这里重瞳是说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叫对子眼,是瞳孔发生畸形造成的,对视力没有什么影响,现在叫多瞳症),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学了一段间后又不愿意学了,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天,百姓在饱受胡亥和赵高暴政压迫下,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反秦暴政。原本各国百姓就在强秦的危压下,虽一时臣服但却难掩心中灭国之痛,不时会有思乡反秦的火苗从心中冒出。再加上秦二世暴政之下。天下有志之士群起乡应。赵、楚、燕、魏、齐等国纷纷复立。一时间天下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秦国在短暂的统一之后,便又迅速地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
当年十月,在会稽郡郡守找到项梁密议说“梁公,你看现在在秦朝的暴压下长江南北都反了,这是天要亡秦朝!反正秦朝都要亡了,我不想绑在秦朝这艘破船上淹死,我想起兵造反,由你和恒楚率领,响应反秦。你觉得怎么样?”
此时项梁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反秦?还是不反?天下大势确实如此,但是如果跟着一个小小的郡守反秦却为不妥,心想我是堂堂楚国项燕的后代,再怎么也不能屈于他人之下,倒不如杀了郡守自己取而代之。遂领兵反秦!
决定好了之后项梁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说“郡守大人如此抬爱,我岂有不跟之理,但是现在恒楚都逃亡在外,一时间也找不到他们在哪里。这样吧我侄子项羽跟他是好朋友我把他叫来问问,兴许他知道在哪里。”得到郡守同意后项梁去找到了项羽,在项羽耳边嘱咐了一番后,让项羽带着宝剑在门口等候。自己走入房间重新落座。项梁对郡守说“郡守大人我找到了项羽,他现在就在门外你看是否让他进来给您汇报一下”。郡守急急忙忙的把项羽召见进来,进来之后项梁观察周围没有其他人然后对项羽使了个眼色,项羽便立刻拔出宝剑向郡守刺去。可怜的郡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项羽一刀砍了。项梁让项羽把郡守的头砍下来自己把郡守印挂在脖子上提着郡守头出门,众人见此景都吓坏了有的仓皇逃窜有的拔出宝剑要捉拿凶手。项羽见此便又拔出宝剑毫不畏惧,大喝一声,挺剑抢先迎击上去,凡是动手的人上去就是一剑。地上尸首一片,剑上沾满鲜血。项羽此时心里没有一丝不忍和怜悯,大喝道“还有谁。”众人见此便纷纷丢掉宝剑跪地求饶。项梁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众人说道“秦国暴政,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所以我决定造反。你们平时都是我的朋友,如果愿意大家就跟我一起,如果有不愿意的跟我侄子项羽说一声我放他归乡。”众人看见地上的尸体谁也不敢说不。就这样项梁自立为稽郡郡守,项羽为裨将,聚拢了近万精兵,割据一方。秦末历史上又一个风云人物项羽登场了。
项梁项羽在起义成功后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进攻秦国统治的核心地区。自大泽乡起义后,自称楚王的陈胜在秦军的进攻中战死,他的部下秦嘉在彭城自立为大司马并拥立楚国后裔景驹为楚王。此时项梁认为景驹这个楚王不合理遂派兵攻打秦嘉,秦嘉在战争中战死,景驹也逃亡外地。项梁在兼并了秦嘉的军队后听取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四代孙熊心立为楚王。从而顺从百姓的愿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在定陶遭到秦军章邯围困战死。项羽当时正在攻打别处,听到叔叔战死的消息之后项羽立刻退兵,保存了一部分楚军实力。章邯击败项梁之后,认为楚军之中已无能战之将,实力大大消减并不能再造成太大的威胁,于是便派兵引渡黄河攻入赵国即而与王离汇合。对赵国形成包围之势,围困赵国于巨鹿城。
唇亡齿寒。熊心知道如果秦军灭了赵国势必会反过来再次攻打楚国到那个时候秦军的力量会更加强大,自己恐怕也难以阻挡。为了保住赵国这个盟友,高瞻远瞩的熊心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领楚军5万营救赵国。一起参与这场战争的还有燕、齐、魏等势力。支援赵国的楚军分为两部分,一部是由宋义项羽率领的主力,另一部分是由刘邦率领。
宋义在到达安阳之后便令军队驻扎下来,过了数日也不见有任何行动。此时的赵王歇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盼来了援军,但宋义却悠然自得地在安阳看夕阳。项羽见此情况大为不满冲着宋义怒斥道“我要西进,你们不让我去,却让我北上,现在我也听了你们的建议北上,你却按兵不动在这里赖着不走,打又不打,退又不退,是何居心。”此时宋义却皮笑肉不笑的对着项羽说“贤侄莫慌,你说牛虻厉害不,叮的牛毫无办法,但偏偏却拿虱子没办法。秦国好比牛虻,赵国就像虱子,秦国想一口气拿下赵国哪有那么容易,如果秦国真的打败了赵国,到那个时候秦国将士必定也是疲惫不堪,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趁机攻进去。如果秦国败了,那更好,我直接引兵西进,一举灭掉秦朝,这就叫以逸待劳。”而项羽却认为秦军本身就很强大,打赢了就会更强大,到那个时候我们反而更加被动。所以要快速推进与赵军里外夹击以奇袭之势消灭秦军。意见不合的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项羽回到营帐中静下心来想到,自叔父项梁死后,楚王将军权全部交给宋义,无疑有目的性地对当初拥立他为王的项氏家族进行削弱,要是齐军和楚军会师成功,无论是宋义还是楚王的地位就变得更加不可撼动。到那时自己在楚国的影响力就会一落千丈根本不会有人听命于我。所以自己打算铤而走险放手一搏。用最暴力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夺回来。宋义不肯听取意见项羽就强行杀了宋义,提着宋义的头宣布权利的更替。楚军上下大部分都是项梁的旧部,又因怕项羽而屈服不敢抗拒。楚王听宋义死了,不得已封项羽为上将军。自此以后楚军中就再也没人反对项羽。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命令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人马,让两人率领大军渡过黄河,专门破坏王离的运粮河道。我们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打的就是粮草,项羽深知这点。英布和蒲将军也是当世猛将,他们渡过黄河之后,在章邯挖的河道两岸神出鬼没骚扰秦军。使尽各种手段,最终破坏了粮道。章邯在听说粮道被破坏之后便下令追击楚军,英布和蒲将军不亏也是项羽手下的猛将,不仅没有被章邯所赶,还牵着章邯的鼻子走,还屡屡进攻得手,逼的章邯后撤。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在得知了英布和蒲将军顺利执行了预定战略之后,立即下令剩下的三万楚军挥师渡河,军队刚刚登岸,项羽就下了一条十分决绝的命令:把船全部凿沉,做饭的锅全部砸掉,每人只留三天的干粮。采用破釜沉舟的方法逼自己跟秦军做生死决战。要么胜利要么战亡。项羽成功地让士兵由骄奢变得绝望,又从绝望变得凶狠。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后勤保障的楚军只能选择拼命,三万楚军气吞山河攻向巨鹿。百战百胜的秦军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对手,王离阵脚越战越乱,越打损失越惨重。就这样项羽与王离的九战连战连捷,最终秦军主帅王离被俘。副将苏角被杀。
王离战败之后,章邯见大势已去,胡亥暴政遂听取董翳建议背秦降楚。秦二世三年夏天项羽选了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在洹水南岸举行盛大的受降结盟仪式,章邯一见到项羽就嚎啕大哭,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忏悔并把所有罪名都推在了赵高身上。
巨鹿之战开始到最后的章邯投降一共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项羽凭借救下赵国还击溃秦军主力的不世之功成为了反秦诸侯们的领袖。反秦战争由此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此时群雄争霸天下的时代才算真正的来临。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