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抄书第四十二天)
云基奔 • 2024-03-02 21:16:34 • 次
摘要:《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出了祖国北方草原的壮美富饶的风光,草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壮丽雄伟。全诗境界开阔,浅显易懂,抒发了敕勒人民对家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出了祖国北方草原的壮美富饶的风光,草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壮丽雄伟。全诗境界开阔,浅显易懂,抒发了敕勒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之情。
《敕勒歌》
乐府诗集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川:平川、平原。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笼盖四野:笼盖草原的四面八方。
(5)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6)见:同“现”,显露。
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就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笼盖着草原的四面八方。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辽阔无边。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若隐若现。
赞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