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是散文吗(骆驼祥子教材版)
云基奔 • 2024-03-07 19:43:04 • 次
第3部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七下)
【作家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散文《济南的冬天》等。《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故事。揭露并批判了旧社会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青年变成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的残酷现实。
【读书方法指导】
一、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法。
“圈点”就是圈圈点点做标记。“批注”就是把批语和注释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批”即批语,也指评语,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用叙述、说明、议论的方式,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式、作者思路、遣词炼句等加以评论,或提出质疑,或进行鉴赏。“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批注的形式:
1.分析式:注明某一句、某一层或某一段具体含义的分析性文字。
2.概括式:层意、段某某、文章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归纳。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3.评价式:对文章中某一事物、某一用语、某一修辞或某一写法的评价性文字。
4.感想式:就文章内容所展开的想象和联想方面的文字。
5.疑问式:理解课文中产生的疑难点的文字记录。
二、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圈点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3.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和层次的划分,等等。
三、常用的圈点符号。
直线“——”:画在生字或需要解释的词语下,用以批注时注音或解某某。
圈字码①②③:用来标示自然段的序号,便于查找内容。
波浪线“﨩﨩﨩 ”: 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圈点“XXXXXXXXXX”:标在文中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
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可以批注疑问。
感叹号“!”:用在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可以畅言所感。
分隔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可以附注层次大意。
【专题探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小说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可以说是祥子一生的记录。
姓名 | 祥子 | 身份 | 普通人力车夫 |
外貌特征 |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几乎与头一边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颧骨与右耳之间有一块不小的疤 | ||
人物形象 | 前期: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朴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 后期:吃喝嫖赌、爱占便宜、自暴自弃、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
1.情节串联及相关人物形象
一—二章:祥子的“一起一落”
祥子拉车→攒钱买车→买上新车→连人带车被抓→祥子趁乱逃跑
攒钱买车 (一起) | 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时便跑到城里谋生。祥子干过各种体力活,最后决定拉车。他拼命拉车、省吃俭用,三年凑足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了一辆新车,祥子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 祥子:年轻力壮、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没有一般车夫的恶习,拥有自己的目标 |
被抓失车 (一落) | 祥子为了多赚一些钱冒险拉车去清华(危险地带),结果在途中被十来个兵连人带车捉走。在一天夜里,祥子趁军营混乱逃了出来,临走时牵走了士兵们的三匹骆驼当作丢车的补偿 | 祥子:心存侥幸、明知有危险还以身犯险、贪图小便宜 |
三—十二章:祥子的“二起二落”
祥子卖骆驼→大病一场→怒辞杨宅→被虎妞引诱→被孙侦探敲诈
卖掉骆驼 (二起) | 祥子想到可以卖掉骆驼后再买一辆新车,瞬间精神了起来。他牵着骆驼走到一个村子,向一个老者要了碗水,并央求老者买下骆驼,最终老者以三十五块大洋买下了祥子的三匹骆驼 | 暗示了祥子具有和骆驼一样的憨厚、坚忍、吃苦耐劳的精神 |
绰号的由来 | 祥子在进城的途中病倒了,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他醒来后就已经是“骆驼祥子”了。祥子病好后回到了人和车厂,将剩下的三十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决定攒够了钱再买一辆车 | |
怒辞杨宅 | 祥子拉散座,因着急买车总是抢生意,赶时间不打理车子,大家对其日渐不满。祥子盼望拉包月有固定收入。后来在杨宅拉上了包月,但每天除了拉车,还要帮忙干各种杂活,面对刻薄而粗野的杨家人和各种嘈杂的骂声,祥子十分痛苦。在一次受到杨太太的侮辱后,祥子拿了四天的工钱后愤然离开 | 祥子:自尊好强、善良坚忍的性格下还蕴藏着敢于反抗的心 |
虎妞诱惑祥子 | 离开杨宅,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虎妞看见了祥子,招呼祥子到自己屋里。虎妞的桌上摆着好酒好菜,祥子喝了几盅酒,迷迷糊糊之中在虎妞那儿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祥子对自己和虎妞的关系十分烦恼,不知所措 | 虎妞:虎头虎脑、大胆泼辣、有心计 |
孙侦探敲诈 (二落) | 祥子又到曹家拉上了包月,祭灶那天,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发现被孙侦探跟踪了。曹先生让祥子将自己拉到左先生家里去,并让祥子坐汽车回曹家报信。祥子刚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原来这孙侦探是当年将祥子的车子征走的孙排长。在孙侦探的敲诈、逼迫下,祥子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给了他 | 孙侦探:心狠手辣、狡诈阴险、欺凌弱小 |
十三—二十四章:祥子的“三起三落”
重回车厂→与虎妞结婚→再次买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走向堕落
重回人和车厂 | 曹先生一家逃离北平。祥子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祥子向刘四爷又赁了一辆车,刘四爷让祥子帮忙张罗寿宴的事,虎妞偷偷塞钱给祥子,让他买寿桃、寿面讨好刘四爷。虎妞也在刘四爷面前说祥子的好话 | 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 虎妞: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 |
与虎妞结婚 | 虎妞很快和祥子结了婚。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没有怀孕,他从心里厌烦虎妞。虎妞盘算着将手里的四百来块钱花光后和祥子回车厂向父亲道歉,还让祥子过两天先去一趟。祥子不肯,执意要拉车,虎妞坚决不同意 | 虎妞:粗俗市侩,心理有点扭曲 小福子:逆来顺受,为了养活父亲和弟弟牺牲自己 祥子:从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慢慢向软弱、颓废、麻木转变 |
祥子重新拉车 | 虎妞好吃好喝养着祥子,还喜欢显摆自己的富裕。祥子开始出去拉车,却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祥子发现人和车厂变了样,决定打听清楚再告诉虎妞。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 | |
祥子买车 (三起) | 虎妞得知刘四爷卖掉车厂后十分慌乱,为祥子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车,祥子不喜欢这辆车。小福子被军官抛弃后回到了大杂院,被迫做了暗娼,虎妞将房间租借给小福子,并收取两毛钱的费用 | |
虎妞难产而死 | 小福子经常看望生病的祥子,虎妞因此与小福子闹翻。小福子给虎妞下跪,二人和好。虎妞因年龄大,缺乏运动又爱吃油腻的食物,最终难产而死 | 虎妞:好逸恶劳 |
卖车葬虎妞(三落) | 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把车卖了。小福子想和祥子在一起,祥子表示等他混好了就回来找她 | 祥子:重情义、负责任 |
小福子之死 | 祥子又遇到了曹先生,并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先生允诺祥子可以将小福子一起接过来,祥子回去找小福子,未果。祥子在街上偶遇老马,老马建议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去后才得知,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了。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 小福子:要强 祥子:遇到曹先生后又燃起了希望,但因为小福子的死,他的希望最终破灭,变得自私、懒惰、麻木,彻底堕落成行尸走肉 |
彻底堕落 | 祥子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终于混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
2.不同人物对祥子的影响
人物 | 人物辨识 | 影响 |
虎妞 | 身份: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妻子 外貌:虎头虎脑,说话时露出两颗虎牙,像人又像凶恶的走兽 | 虎妞性格直率,敢于追求幸福;但她又有很强烈的剥削者的意识,她想控制祥子,做家里的支配者 |
小福子 | 身份:二强子的女儿,祥子最爱的人 外貌:圆脸,眉眼匀称,上唇很短,牙白且整齐 | 小福子是祥子真正喜欢的人,与祥子相似的悲惨命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
曹先生 | 身份:教书人,以“社会主义者”自居,祥子的雇主,被祥子视为“圣人” | 曹先生是祥子遇到困难时最想投奔和依靠的人。曹先生同情祥子,给予祥子帮助、关心和信任,让他感受到温暖、安慰和做人的尊严,使祥子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祥子悲剧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来分析。从客观原因看,祥子历经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不得,这些都与黑暗旧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密不可分。同时,虎妞和小福子的相继去世也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促使祥子走向悲剧。从主观原因看,祥子虽然有个人奋斗精神,但他思想上具有局限性,没有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在社会的沉重压迫面前微不足道,而且他还有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他的性格本就软弱且易妥协,再加上他将自己的命运和拉车连在一起,一旦理想破灭便走向堕落。
客观原因 | 社会压迫和阶级剥削 | 历经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不得,受着黑暗旧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
他人的影响 | 虎妞对祥子的诱骗造成畸形的夫妻关系,小福子的自尽带走了祥子最后一丝希望 | |
主观原因 | 思想上的局限 | 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无法认清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在社会沉重的压迫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
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 | ①勤快但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是典型的保守小农心理 ②将自己的生命和拉洋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中 |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
职业特点 | 人员构成 | 生活状况 |
靠卖力气吃饭,社会地位低,赚钱少,收入不稳定 | ①腿脚灵利,讲究赁漂亮车的年轻车夫; ②年岁稍大,身体欠佳,挣钱多的车夫; ③年龄在二十以下,四十以上,车破,挣钱少的车夫 | 艰辛、辛酸、贫苦的生活 |
专题四:品析“京味儿”
小说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具有“京味儿”的特点。
1.老舍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北京方言,这样既体现了民间口语的灵动活泼,又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性,读起来通俗简白、精练有味儿。
2.《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是20年代北平的洋车夫,洋车夫是老北京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带有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质。这样的人物设定体现了浓厚的老北京特色。
3.在《骆驼祥子》中,对北京的自然景物、风俗文化、世情图景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人物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了北京的风俗民情。从衣着来看,祥子逃回北京后的打扮是:“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布衣线袜,既代表了那个时代北京人力车夫的衣着特点,也体现了下层市民追求自然随意的心理特征。由食而言,如祥子吃的老豆腐,祥子和虎妞吃的熏酱肉、喝的白干,还有冰糖葫芦等食物,都充满浓郁的北京市井氛围。从住来看,曹先生家住的是四合院,这是北京最典型的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行路来看,作品中对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使小说透露出北京特有的地方色彩。
【思维导图】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