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珠宝首饰

高华的意思(格力电器下跌一周年祭资本大鳄重出江湖)

云基奔 2024-01-11 11:06:59

摘要:以下文字乃作者为茶余饭后娱乐所写,与投资和交易无关,若读之,一笑了之即可。公元2021年6月2日,格力电器下跌至56.05元,跌幅已达19.69%。当日盘后数据显示,当日大宗交易平台突然出

以下文字乃作者为茶余饭后娱乐所写,与投资和交易无关,若读之,一笑了之即可。

公元2021年6月2日,格力电器下跌至56.05元,跌幅已达19.69%。

当日盘后数据显示,当日大宗交易平台突然出现格力电器四笔平价交易,卖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而买方则为北京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共计买入273.34万股约1.53亿元。

至此,沉寂多时的“北京高华”重新出现在格力电器投资者的视野里。

资本大鳄重出江湖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可一旦出手就停不下来。

2021年6月8日,“北京高华”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当日收盘价55.23元分四笔买入2143.52股格力电器,耗资高达11.84亿元,和之前相比,足足增加了6.73倍。

时隔一天,2021年6月10日,“北京高华”在大宗交易平台对格力电器第三次出手了。

同样的剧本,还是四笔交易,但成交量已增加至5097.39万股,而成交金额则增至惊人的28.04亿元!

至此,“北京高华”已连续三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巨量买进格力电器,而且一次比一次量大,买入金额一次比一次高。

此情此景,散户难免不兴奋。

但还是有人不禁发问,“北京高华”究竟意欲何为呢?

彼时,距格力电器2020年6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尚有20天,市场上已出现各种猜想。

公司回购正在实施,有人说,可能有人要举牌格力,还有人说……

于是,“北京高华”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引起了格力粉的高度关注。

“北京高华”,何方神圣?

据查,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北京厚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高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德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联想控股公司于2004年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10.72亿元,是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法人代表是中国资深投资银行家方风雷,而方风雷等六人的出资款8.04亿元则来自高盛集团的国际贷款。就在当年,“北京高华”还与高盛集团联合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即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好了,下面该“高盛”出场了,那么“高盛”又是哪路神仙呢?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说白了,它就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

按下“高盛”暂且不表,再说说由“北京高华”和“高盛”合资成立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即“高盛高华”。它和“北京高华”一样位于北京,成立时董事长也是方风雷,高盛集团的持股比例是33%。2020年3月27日,高盛宣布已获准将在“高盛高华”的持股比例从33%增至51%,8月份范翔接替方风雷成为“高盛高华”的董事长,12月率先完成对“高盛高华”100%持股协议签署,接下来就是完成一些必要的监管手续。可见,“高盛高华”将成为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基本板上钉钉。

说了这么多跟格力电器有关系吗?

当然有!

据格力电器公司公开信息可知,截止2021年5月26日,格力电器第八大股东高华—汇丰—GOLDMAN, SACH &CO. LLC 持股比例为1.22%,比第一季度末增加0.19%。

那么,高华—汇丰 —GOLDMAN, SACH &CO. LLC又是何许人也?

其实就是高盛集团!

看到了吧,都和高盛牵扯上关系了。

说到这,再把时间倒退到2019年。

想当年,格力集团宣布转让控股权,一时间引来各路英豪蜂拥而至竞相争夺,但最终高瓴资本拔得头筹,铩羽而归的就有厚朴资本。

厚朴资本又是谁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厚朴投资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创始人之一就有时任“高盛高华”的董事长方风雷!

到此为止,或许大部分朋友可能都已傻傻分不清了,我们不妨再捋一捋几个名字:

北京高华:本文大宗交易的买方券商,董事长是方风雷,75%的出资额来自高盛集团的贷款。

高盛高华:由北京高华和高盛集团合资成立,方风雷时任董事长,现在基本成为由高盛集团独资控股的外资券商。

高盛集团:外资国际投资银行。

高华—汇丰 —GOLDMAN, SACH &CO. LLC:格力电器彼时第八大股东,高盛集团QFII 席位。

厚朴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曾参与当年格力电器控股权争夺,创始人之一就是方风雷。

到此为止,伴随投资者兴奋情绪的是更多的疑问。

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大宗交易的买家究竟是谁?卖家又是谁?

想当年与高瓴资本争夺控股权,铩羽而归的厚朴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6月30日就要召开股东大会了,之前董明珠曾言退休一事,说好的分红会不会变?会有新提案出现吗?提什么案呢?

恐怕这一切只有到股东大会召开时才可能略知一二,但彼时就象谜一样,只能猜想了。

2021年6月29日,“北京高华”第四次出手,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进格力电器 370.80万股,共计1.897亿元。

彼时,正是格力电器召开股东大会的前夕,而股价几乎跌成了狗。

值此多事之秋,随着“北京高华”不停地出手,各种猜想在格力粉中亦愈演愈烈。

是仍然觊觎大股东宝座,想卷土重来,报当年股权争夺战中高领资本“一箭之仇”,志在举牌?

还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真心看好格力电器,趁机吸筹?

但股东大会之后不能吸吗?

难道股东会后能涨,就没有低吸的机会了?

亦或是以大宗交易巨额买入托底稳价,向中小股东展示对股价的信心,为股东大会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顺利通过帮兵助阵?

他们的心咋那么好呢?

再或是出来搅局?那会搅谁的局呢?

恐怕这些疑问都要等到股东大会结束之后才能慢慢解开。

2021年6月30日,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如期召开,由“北京高华”引起的各种猜想大部分都变成空想,而事实貌似更接近于北京高华是在“趁机低吸”。

他们是在抄底吗?

2021年7月5日,格力电器的股价跌至49.89元,就在这一天,“北京高华”第五次出手,再次耗资5200.47万元买进格力电器104.24万股。

从买入量来看,“北京高华”此次出手明显不如之前大方。

看来,他们也害怕了。

也难怪,虽说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可这都连续五出手了,股价竟没有丝毫止跌的意思。

岂止是格力电器,一众白马哪一个不是迭创新低?

彼时,“北京高华”不可能不重新审视自己。

但接下来,“北京高华”并没有收手。

2021年7月8日,“北京高华”第六次出手买进格力电器52.44万股2579.99万元。

2021年7月13日,“北京高华”第七次出手买进格力电器176.11万股8700.18万元。

至此,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共7次分21笔买入8217.84万股45.10亿元的格力电器股票,平均买入价为54.89元。

详细情况见下表:

“北京高华”近期大宗交易成交数据

买入日期

单价

成交量(万)

成交金额(万元)

卖出方

6月2日

56.02

196

10985.8

机构

56.02

4

224

机构

56.02

26

1457.3

机构

56.02

47.34

2653.19

机构

6月8日

55.23

1530.57

84533.16

机构

55.23

369.65

20415.69

机构

55.23

212.06

11711.91

机构

55.23

31.24

1725.17

机构

6月10日

55.01

3744.29

205973.37

机构

55.01

850.02

46759.74

机构

55.01

453.48

24946.06

机构

55.01

76.41

4203.55

机构

6月29日

51.17

5.02

256.91

机构

51.17

31.13

1592.88

机构

51.17

88.62

4534.56

机构

51.17

246.02

12588.87

机构

7月5日

49.89

104.24

5200.47

机构

7月8日

49.02

52.44

2579.99

机构

7月13日

49.4

16.16

798.40

机构

49.4

43.49

2148.63

机构

49.4

116.46

5753.15

机构

合计

8217.84

451042 .8

平均买入价

54.89

那么,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行家”虽出手,也不知有没有

自6月2日以来,“北京高华”随着一路下跌的股价,屡买屡套,屡套屡买。

难道“北京高华”看出什么端倪来了?还是对格力电器真地情有独钟?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可“北京高华”都连续出七次手了,依然没有避免被套的结局。

一个半月时间,“高华”足足被套近10%。事实证明,“北京高华”的确看走眼了!

格力电器的底在哪?彼时的“北京高华”心里未必有数。

为此,同样遭受煎熬的股民少不了继续揶揄。

股价没底,股民没底,难道“北京高华”心里也没底?

看来,“北京高华”炒股,也不过如此!

甚至有人说,高华炒股,真“水”!

问题是“北京高华”是谁?

那可是著名专业券商、业界翘楚啊,董事长方风雷更是当代资深投资银行家啊。

从前文列表还可以看出,卖方全是机构,那么问题又来了,“北京高华”就没想到过机构在出货吗?

当年和高瓴资本争夺格力电器大股东宝座折戟沉沙,并且和高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高盛集团在干嘛呢?

直到此刻,还有人幻想着“北京高华”背后的高盛集团可能会施以援手呢。

不然的话,“北京高华”为何屡屡被套,还屡屡出手,难道不能说明高盛集团卷土重来要报当年一箭之仇吗?

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

“北京高华”终于扛不住了

2021年8月13日,久违的大宗交易平台又出现格力电器两笔大宗交易,可笑的是卖方不是别人,正是自6月2日至7月13日期间无脑买入的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

当日,“北京高华”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46.52元价格共卖出66.92万股,溢价率0.00%,成交金额达3112.94万元,而买入方则为机构。

“北京高华”此番卖出貌似并不意外。

毕竟,自6月2日大批买入以来,股价毫无止跌之意,当日盘中最低点更是一度至46.17元,与之前新低仅差一分钱。

但是,有人却给出另一种解读,“高盛”已完成战略撤退,“北京高华”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北京高华”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七次出手,表面上看是援手,而背后或许扮演着“杀手”。

那么,两个多月以来“北京高华”的战果如何呢?

我们不妨再把前文整理出的6月2以来北京高华大宗交易成交数据拿出来对比一下。

表面上看,浮亏是肯定的。在6月2日至7月13日期间,和许多散户一样,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一路跌一路加,共7次分22笔买入8217.84万股45.10亿元的格力电器股票,最高价是56.02元,最低价是49.40元,平均买入价为54.89元。

而此次卖出价仅为46.52元,和最高买入价相比,两个多月亏损比例达16.96%,和最低价相比,一个月亏损比例也有5.83%,综合比较看,两个多月亏损比例高达15.25%。

看起来,“北京高华”确实是扛不住了,不然的话也不会认栽割肉,铩羽而归。

巧合的是,8月13日晚,格力电器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红利3元,股权登记日为8月20日,除权除息日为8月23日。

只是不知,彼时彼刻北京高华会不会拍大腿呢?

到此时,网上甚至还有人吐槽,这些机构大佬们的认知和操作水平和普通散户相比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接下来,该不会再追涨接回吧?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2021年8月23日,格力电器公布半年报,截止6月30日,前十大股东中却不见原第八大股东“高华—汇丰”的踪影。

“高华—汇丰”是谁?

前文已经说过,就是高盛集团QFII 席位!

但直到这个时候,不少格力粉们已经被“北京高华”七次“烟幕”熏的难以清醒,还幻想着“北京高华”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援手”。

2021年10月27日,格力电器公布三季报,截止9月30日,前十大股东中仍然没有原第八大股东“高华—汇丰”的踪影。

彼时第十大股东占比也仅仅是0.42%,而当初原第八大股东“高华—汇丰”的占比可是1.22%。

这个时候,格力电器的散户才算彻底清醒。

原来,“北京高华”七次出手,真的是“烟幕”啊,曾经抄底的“援手”莫非真的是收割“韭菜”的黑手?

但已经太晚了。

10月27日,格力电器的股价收在36.77元价位。彼时,散户只能选择和大股东张磊一样,躺平!

那么,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高瓴资本张磊在此次下跌事件中情况如何呢?

且看下文!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