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理情感

艺术买比什么意思(读懂2023艺术市场快速掌握艺术品升值背后的逻辑)

云基奔 2024-03-04 17:32:01

摘要:2022年全球艺术市场总额为678亿美元,同比增长3%,达到迄今为止的第二高水平。根据著名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ArtsEconomics)创办人ClareMcAndrew博士撰写的《2023艺术市场》
读懂《2023艺术市场》快速掌握艺术品升值背后的逻辑

2022年全球艺术市场总额为678亿美元,同比增长3%,达到迄今为止的第二高水平。根据著名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Arts Economics)创办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写的《2023艺术市场》。

01 .全球艺术品销售增长,超过2019年大流行病前的水平

Galerie Max Mayer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同比增长3%至约678亿美元,市场超过了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当时为644亿美元。熙熙攘攘的艺术博览会、成功的高端拍卖会以及繁忙的实体展览日程促成了市场的上涨。

02美国仍为最大艺术市场,并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Helly Nahmad艺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单一艺术市场,到2022年占全球销售额的45%,同比增长8%,达到302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高端拍卖市场的显著增长,以及经销商销售额的增长,推动了这一数据的增长。在2020年销售额下降25%之后,美国市场经历了全球所有市场中最强劲的复苏之一。

03.2022年英国和中国交易排名互换,分别位居全球市场第二和第三位

佩斯画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英国重新成为第二大市场,占全球销售额的18%,从2021年的第三位攀升,而中国从第二位跌至2022年的第三位,降至17%。英国在2022年实现了5%的稳健增长,达到119亿美元,克服了严峻的经济和政治障碍。这是第二年增长,但该国尚未达到大流行病前122亿美元的水平。

由于广泛的疫情影响严重阻碍了艺术市场活动,中国2022年的情况更糟,销售额同比下降14%至112亿美元。除2020年外,这是该国自2009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一些艺术博览会和拍卖会被取消、缩短或推迟。

2023北京JAT艺博会

04对许多艺术经销商而言,这是一个好年头,销售额达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施布特-玛格画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总的来说,这对艺术经销商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一年,但并非对所有经销商都是如此。经销商销售额同比增长7%,达到372亿美元的疫情前水平。近三分之二(61%)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大多数(58%)的销售额甚至比2019年有所改善。大约四分之一 (24%) 的人表示价值同比下降。

艺博会的回归导致经销商在线下面对面活动中的销售额占比越来越大。这些比例从2021年的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左右(27%)增加到2022年的三分之一以上(35%),尽管这一数字仍低于2019年的42%。

05虽然线上销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大流行病前的水平,但在2022年大幅下降

Layr艺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使艺术经销商和拍卖行能够在全球疫情中幸存下来的线上销售在2022年进一步减少,因为企业家和收藏家开始按照更繁忙的线下时间表来开展业务。然而,市场并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线上线下分工水平。仅在线销售额降至110亿美元,较2021年的峰值133亿美元下降 17%,但仍比2019年高出85%。在线销售额占艺术市场2022年整体销售额的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

06拍卖行销售额较2021年略有下降,但三大拍行均创历史新高

The Breeder艺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包括公开和私人拍卖在内的拍卖行销售额同比下降2%至306亿美元。与大流行病前的2019年相比,这仍然增长了约11%。高端市场的实力意味着佳士得、苏富比和富艺斯在2022年各自创下历史新高,年收入合计达177亿美元。

072022年与艺术相关的NFT销售额下降近一半

neugerriemschneider艺廊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作品细节

艺术市场以外平台上与艺术相关的NFT销售额在2022年大幅下降,略低于15亿美元,继2021年达到接近29亿美元的峰值后同比下降49%。这仍然是2020年的超2000万美元销售额的70多倍。与艺术相关的NFT的价值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数字收藏品,仅占2022年以太坊网络上NFT销售额的8%,而基于收藏品的NFT的这一比例为67%。

全球艺术市场可能会迎来极其强劲的一年,财富人群对于艺术品成为资产配置的诉求正在加速,行业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的艺术品经营师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这一点从全球各大艺博会正在加速的开疆拓土也能够感受得到。伦敦老牌艺博会弗里兹于近日官宣收购美国军械库艺博会以及芝加哥博览会。而去年10月巴塞尔艺术展也强势进驻巴黎大皇宫,欲再深化欧洲市场。

另一方面,拍卖市场也在加速回暖,艺术品的保值与升值作用也显得更加凸显。去年春季,在全球尚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状态下,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仍以3.7亿港元成交,一举刷新张大千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令艺术界为之沸腾。

2022春拍,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3.70495亿港元成交

2023年6月,吴湖帆旧藏《画中九友集册》以1.9113亿港元高价成交,成为2023年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浓墨重彩的一个瞬间。这次拍卖不仅反映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反映出耗费巨资、历时15年集齐九册的一代大鉴藏家吴湖帆不断精进学习、提高鉴藏能力的心路历程

2023年6月12日,吴湖帆旧藏《画中九友集册》以1.91亿港元成交

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品正在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为财富人群找到艺术品资产配置的解决方案提供有效建议成为艺术品经营师的核心任务,这其中就包含了要了解全球化视野下的行业面貌、市场金融运作、艺术品与艺术家的价值挖掘与IP营销以及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等诸多议题。

艺博会持续扩张

全球市场加速繁荣

作为反映市场深度与广度的风向标,艺术博览会不但成为艺术行业从业者拓展资源的最直接途径,也将全球艺术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不断推向又一个新赛点。

创立于伦敦的弗里兹艺博会2012年正式进军美国,举办纽约展会,又于2019年举办洛杉矶弗里兹;2022年,弗里兹的触角抵达亚洲市场,并于9月首次举办首尔弗里兹;时隔仅半年,弗里兹在美国市场再下一城,宣布收购拥有数十年历史与口碑的军械库艺博会以及芝加哥博览会。

占据美国市场核心的三座城市,时间长达半年,弗里兹的这种高调扩张堪称“垄断”,给了每年12月在迈阿密海滩举办展会的巴塞尔艺术展以极大压力。

巴塞尔的扩张在最近几年也没有停止脚步。2022年,巴塞尔感受到了法国艺术市场的复苏浪潮,并于同年10月在巴黎创立全新艺博会“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献”。非常微妙的是,10月也是同在欧洲的弗里兹举办伦敦展会及大师展的重要周期。

2019年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作品《喜剧演员》

表面上看,弗里兹与巴塞尔的各自扩张是强者间竞争的缩影,但这种竞争实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更新迭代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助推,也让身处这一生态之中的人们产生了不停学习与精进的动力。

从不同区域的艺术品市场交易概况、技术发展、商业策略到不同身份藏家的收藏趣味以及国家文化政策,艺术市场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以全球化视野来了解、观察并加以分析,最终才能实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经营的正向运转。

反观内地艺博会的发展,以北京和上海为核心的格局在最近十年已然成熟。2013年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异军突起,成为内地艺博会崛起的又一重要标志;第二年,影像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相继创立,内地艺博会更具国际化的繁荣景象开始在上海形成,延续至今。

北京的艺博会生态发展路径则略有不同。2013年以前,北京就已经拥有CIGE和艺术北京这样的老牌艺博会,稳定了北京作为艺术市场唯一核心区域的地位。随着上海各大艺博会的强势崛起,北京地区稍显温和逊色,直到2018年,JINGART和北京当代的出现让北京重回了内地艺博会生态的中心地位。

今年5月,北京当代成为2023年内地第一场艺术博览会,因此受到了业内很多关注。不少参展方及参观者都表示,在展会开幕首日便能看到很多作品贴上了红点。尽管主办方并未正式公布销售业绩,但从这些观察与反馈中也能够感受到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回暖。9月在天津举办的JAT艺博会,也是将古代艺术品在酒店内交易的形式重新定义了传统艺术品市场。11月JAT艺博会还将在北京举办,着实令人期待。

2023年北京JAT艺博会预告

亲临艺博会现场是掌握艺术市场的买气与动向的一种重要的实操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博览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中介功能,是艺术家、画廊、藏家可以直接建立联系,挖掘并拓展资源的重要平台,更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当下艺术市场的学习机遇。

近年来,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艺术品收藏越发占据财富人群资产配置的重要位置。但艺术品的市场增量和需求量提高明显,也进一步反映了艺术品所具备的升值逻辑。

在2022年内地拍卖市场,伊秉绶六字隶书《长生长乐之居》从280万元起拍,最终以2875万元的成交价刷新纪录,单字价格近500万元,不仅成为艺术市场年度黑马,更因较1995年仅以11万元成交的价格升值260倍之多,成为年度热议话题之一。

北京保利拍卖2022春拍,伊秉绶《长生长乐之居》以2875万元成交

拍卖市场中的类似“黑马”拍品还有2021年11月30日佳士得香港拍出的一幅极为小巧的溥儒《苍苔滑婴图》。其尺幅只有17.2×11.7cm,约合0.18平尺,估价50万到7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却高达525万港元。若按每平尺价格计算,相当于2916.66万港元/平尺。要知道,同年以2.14亿港元成交的张大千《春云晓霭》,每平尺也才1692.67万港元。

佳士得香港2021秋拍,溥儒《苍苔滑婴图》以525万港元成交

以上并非只是特例,而是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三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繁荣的缩影。

收藏案例、藏家故事,市场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都是判断艺术品是否值得收藏的要素。如何寻找以不同价格区间内的具备升值空间的稀缺性作品,成为深入艺术品收藏,尤其是深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门必修课。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