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和五方是什么意思(从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感悟当下的力量)
云基奔 • 2024-01-14 11:01:22 • 次
文 | 书本里的小蚂蚁们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导读页上,以一幅色彩素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和一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开篇。初读这句诗就被其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渐渐进入期末,尤其到了当下,更加觉得这句诗词秀调雅,妙不可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泛》,描绘的是碧绿的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情景。让我们跟随诗人泛舟江上,极目远眺,只见古楚之地和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互连接,荆门山下更是茫茫九派相通。其广,其真,其切,既有大气磅礴的壮美,又有空灵轻盈的悠扬。
溯流而上,我们来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那里有飞腾的幻想。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当他醒来的时候,只听得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人用身旁的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了过去。
开天辟地之后,盘古筋疲力尽,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化作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眼含热泪的微笑。
我们的童年有各种各样的游戏,有传统游戏,也有新游戏,有室内的游戏,也有室外的游戏。用我们的手写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用我们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我们多彩的生活。可以是一件很小的事,它也会启迪你的心智。
你是否想过下雨时蝴蝶究竟藏身在何处,你是否知道蟋蟀会慎重地选择住址,你是否还知道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你是否听说过“豁虎跳”——这个嘛,诸位读者如果感兴趣的话,请亲自到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去寻找答案吧!
处处留心皆学问。
让我们跟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来到郊外的林荫路上。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它瘦弱的小翅膀。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大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俯冲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老麻雀用自己的颤抖着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准备与猎狗搏斗,尽管明知力量悬殊。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往后退,在作家的急忙召唤下走开了。
《麻雀》虽小,但它却教会孩子们按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把文章主要内容讲清楚,教会孩子们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时光如川浪淘沙。在课文的曲径探幽中,我们看到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感受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会评议“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课文的广角镜头中,我们还看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联想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着自信与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今天我们为什么而读书?认真地思考下这番问题。从不取道旁李的王戎,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从珍珠似的露、远近高低不同的山,到蝴蝶的家、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有人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想,21世纪也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我想,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
#2022生机大会#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