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守》(征文选登)
云基奔 • 2024-01-13 15:28:39 • 次
《守我“赤”心,不负韶光》 季心童
一张张暗黄枯涩的相片,散发着浓浓光阴的气息;一页页斑驳褪色的纸张,刻录着一路走来的印记。沉重的记忆褪去,永恒的是历史。1949年10月1日那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更是一个令华夏儿女热血沸腾,终生难忘的日子。无数双眼睛见证了您——新中国的诞生。
我们怎能忘记您在艰难与流离失所中铮铮而立,在苦难与百废待兴中生根发芽,在血腥与硝烟弥漫中涅槃重生。那曾是一片疮痍焦土,彰显着“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博大情怀;那曾是一曲国难人悲,吟唱着“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的四海为家、死生别离;那曾是一篇临终绝笔,书写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直面死亡、无所畏惧的大义凛然。在这片血与火的土地上,埋葬着千万先烈的热血忠魂。这种精神在孕育,在磨砺,在积蓄力量,他们从未离开。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那嫩绿的芽带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向着朝阳,向着天空,向着远方,势要绽放出生命的芬芳。
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港澳回归,“一国两制”,进入新世纪,我们全体国人见证了2001年中国的入世,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和谐号动车走向世界,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助力,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精准扶贫惊艳了世界……您向世人证明: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次次走向成功,一次次创造辉煌!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七十年蹉跎岁月,七十年风雨兼程。直至今日,祖国七十周年华诞,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学习新思想,领悟新思想,践行新思想,用那颗不改的赤心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五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赣州于都考察时说:“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有幸在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以志愿者的身份两次深入赣州于都乡村,在岭背镇上营小学有了两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样一个被大山包围着的小学里,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学生都是周围村子里的孩子。山村的孩子们天真无邪,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越发纯洁无瑕。记得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节课——《跟随长征路线品诗词》,从于都 ——长征第一渡出发,立意于跟随长征路线,品评与之有关的诗词。从瑞金到甘肃会宁会师,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到“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央红军经过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长征是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怎样让成长在长征第一渡的学生们立体化地感受到长征的宏伟与底蕴是我上这门课的初衷。学生们的脸上贴着五星红旗的贴纸,他们慷慨激昂,他们热血沸腾,他们以成长在长征第一渡为骄傲。
岭背镇上营村的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一家有很多兄弟姐妹,父母大多在广州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起居日常。其中我和两个学生有着长期的联系,我们有书信往来,他们告诉我他们生活中的苦恼,我和他们讲讲我大学生活的趣事。我在QQ软件上进行语音通话教学,帮助他们对新初一的课程进行预习。我真切感受到了大山里的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与渴望。其中,有一位姓谢的学生,他只有十二岁,却要在正午时分日头最毒的时候帮家里插两个小时的秧,他还会生火做饭,洗衣劈柴,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就这样,他还是班里的班长,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上营小学的校长很重视这件事,待我第二次来到上营小学,他特意问起我和这两名学生的近况。我觉得我只是做了我想要做的事情,毕竟大学生暑期活动的时间很短,所以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和两位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系,能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中重要的一环,我荣幸之至。我所能做到的实在太有限了,但是我相信聚沙成塔,聚流成河,在习近平总书记良好政策的引领下,在新时代良好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们,并投身于这项事业。
第二次三下乡的一个重要活动是重走习近平总书记于都考察之行。第一站前往长征第一渡,参观中央红军纪念馆与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塔。去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背后的故事,去回顾红军艰辛的长征历程,去重温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解说员现场讲解了红军的长征史,他们在解说过程中传承好红色基因,以长征精神育人,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随后我们在纪念馆内,在习总书记为革命烈士献出的花篮前,进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誓,庄严肃穆,激扬澎湃。第二站,我们走上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观赏潭头村的看台,到梓山潭头富硒蔬菜产业园参观,感受到了现代产业结构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巨变,“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这一句话表现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开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第三站我们探访了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居所。参观过程中,我们从先辈的英勇事迹出发,与孙观发进行了深切的交流。此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于都之行不仅传承了“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的时代精神,还激励了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还前往了赣州市于都县岭北镇光荣院,积极参与了“情暖夕阳,心心与共”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既给生活在光荣院的老人和孩子带去了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又增强了实践队队员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去更加关注这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革命英烈的崇高品质,我们还前往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缅怀革命烈士。只有铭记英雄烈士所做出的贡献,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承英雄遗志。
在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从乡村社会实践着眼,以小见大。我看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逐渐深入并贯彻落实。“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勇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70周年一瞬,仿佛换了人间,这片东方的沃土之上,无数华夏儿女勤勤恳恳,让其生长出亘古未有的奇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打破岛链封锁,从容面对霸凌主义,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站在珠峰之巅,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看苍茫原野,群峰腾跃;看车水马龙,缤纷霓虹;看民族崛起,震荡寰宇。祖国,我为您骄傲!
经冬复历春,年与时驰,我的祖国,您经历了何种沧桑,兴衰荣辱才能沉淀出如此的波澜不惊,才能谓之浑厚。人语之七十古来稀,然则生命有限,国之无限。东曦既驾,长风破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您的路才刚刚开始。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浩然正气一脉传,新时代,新青年,血沃红旗谱!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