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理情感

夯是什么意思(打夯一)

云基奔 2024-01-13 11:40:31

摘要:打夯(一)原创齐鲁滨潍县土耍的碉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打夯]:指用力把地基砸实。[夯]:指用夯砸,比如:夯实、夯地、夯土。“打夯”就是多人用石夯或木夯拽着夯绳反复

打夯(一)

原创 齐鲁滨 潍县土耍的碉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 打夯 ] :指用力把地基砸实。[ 夯 ] :指用夯砸,比如:夯实、夯地、夯土。

“打夯”就是多人用石夯或木夯拽着夯绳反复用力砸地,是造屋、垒墙、修路、筑坝时多用的一种古老的劳动方法。“打夯”也叫“打地基”,潍坊土话中也叫“打地脚(方言音jue)”。

不管石质的还是木质的夯锤,都是一种完全靠人力控制的笨重的劳动工具。从事这种反复的、繁重的、长久的、艰辛的、单调的、乏味的重体力劳动,闷声使蛮力,不出点动静是不可能的,光哼哼是不行的,光简单的吭唷吭唷一二三一二三的号子也是不够的,所以就待说到打夯唱的夯歌了。

《九兰打夯》国画 作者 蒋兆和

“打夯”时约定俗成的行规,主锤是把头,其余五至六人为边绳。主锤举起锤,一人高声吆喝有一定内容的号子,並有一定曲调,称挑音(领唱),锤落下时,其它人随声附和,认领重复唱句的末尾,为之咬音(合唱),这样一挑一咬就形成了整齐的节奏,干劲倍增。

夯歌地方特色分明,有着浓郁的程式化曲调,但一般没有预先设定或硬性规定的唱词。打夯歌就是劳动号子的2.0升级版,源生自劳动之中。曲调抑扬高亢,节奏跌宕强烈,唱词是随时随意、即兴应景、信手拈来、自编带入的各种噫呀哎噢、嗯啊嗨嚎的相声词、口语、方言、俏皮话,乃至插科打诨诙谐幽默俯拾皆是妙趣横生的群众语言,甚而还会狡黠的拿围观看热闹的或从旁路过的人开撩开涮,更增添了劳动中的风趣感。可被他们挖苦的人可就倒了霉了,吃个哑巴亏干瞪眼,还真无法和他们使气呀。

《鼓足干劲》油画 作者 董希文

这种艰苦劳动中自发淳朴、亢奋热烈的生命状态,恰恰是关于艺术发生学中的艺术劳动说与艺术游戏说分类学说的统一谐调的最佳注解与完美诠释,更是非常标准的契合了我们所一贯坚守与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普罗列塔利亚劳苦大众的审美原则,劳工神圣、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最伟大。难怪我们翻检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美术史画卷,蒋兆和、董希文、王文彬等艺术巨匠及中坚力量,都不约而同地跨越了不同年代的差异,纷纷选择了热火朝天的打夯劳动场面作为了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与表现图腾。

《夯歌》油画 作者 王文彬

吾生也晚,我们从小都没有参加过打夯劳动,不会打地脚,但我们很早就知道了“打夯”就是“打地脚”,“打地脚”就是“打夯”。“打地脚”也是潍坊孩子玩耍时常用的咒语、黑话。你只要看见一帮小孩儿在那里来弹儿(弹玻璃球儿游戏),该一个孩子弹了,眼看他又偏偏遇上了好尺儿(方言音“cher”,好的状态、好的局面的意思),旁边的那个哪能叫他那么容易弹上?就会在一旁念念有词,喋喋不休吆吆喝喝嘟嘟囔囔地丧门(方言,使坏咀咒的意思):“打个地脚跑啦!打个地脚跑啦!”以心理暗示的方法,分神干扰别人弹弹儿时的注意力,影响人家的情绪与准头儿,让人家的弹儿弹不到他的弹儿上,形象地表述自己的心理预期——巴望人家弹出的弹儿就象打夯一样白白地从空中砸在地上就滚跑了。这会儿“打个地脚跑了”的意思又成了“放空炮”了。

含乎其词,语焉不详,嗫嚅嘟哝,也叫“打夯”(疑似“打哼”的转音、变音),比如“问他个事儿,支支吾吾也说不清楚,就知道在那里‘打夯’”。打夯专指下对上,晚辈对长辈,即见了大爷该叫不叫,以嗯嗯啊啊唉唉代替,平辈、平级之间那是敷衍糊弄打哈哈,不算“打夯”。

民间另有以"打夯"暗喻男女敦伦苟且之事者,此不赘述。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写留言

往期推荐

1.白毛巾 手巾把儿

2.塑料底布鞋

3.打场子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