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趣闻百科

指环王一共有几部(永不过时的奇幻大片)

云基奔 2024-03-30 17:46:20

摘要:欢迎来到肥二星的书影评论栏目,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一部有些年头的系列#电影#:2001年至2003年上映的奇幻电影《指环王》(又译《魔戒》)。《指环王》系列海报《指环王》系列一共三

欢迎来到肥二星的书影评论栏目,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一部有些年头的系列#电影#:2001年至2003年上映的奇幻电影《指环王》(又译《魔戒》)。

《指环王》:永不过时的奇幻大片

《指环王》系列海报

《指环王》系列一共三部,其中第一部2001年上映,其后一年一部,最近的离现在也有17年了,但最近哔哩哔哩上线了该系列电影后,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讨论,可谓是老酒新品,经久不衰。那《指环王》系列究竟有何魅力,使看过的人百看不厌,而没看过的人在电影产业高度成熟、电影各方面都花样翻新的当下,也能享受到观看的乐趣?下面笔者就一一道来。

背景设定

《指环王》的背景设定使其天然拥有一大批拥趸。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人在网上问这样的问题:“《指环王》的背景设定怎么和魔兽争霸系列那么像?”而提问者则会被笑话:“爸爸跟儿子像不是很正常嘛?”

这一比喻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指环王》系列在西方奇幻文艺作品历史上的地位。《指环王》系列的原著小说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原著作者托尔金以一己之力总结了中古时代零散西方奇幻文学的设定,并加以大量的再创作和补全,许多著名的设定都在《指环王》中得以成熟,例如人类、精灵、地精和兽人等的种族分类,又如精灵族俊美和永生的设定等等,可谓是现代西方奇幻的开山鼻祖。

现代西方奇幻中的精灵族

在这之后,许多著名的游戏、文学作品都深受《指环王》的影响,游戏包括《龙与地下城》和《魔兽争霸》等,文学作品则包括《冰与火之歌》和《时光之轮》等,作为这些同样传播很广的文艺作品的鼻祖,它西方奇幻的背景设定受众很广,非常容易被新的读者和观众所接受。

视觉特效

特效是《指环王》系列最超前的优势之一。现在特效已经成为电影制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许多电影的特效在当时看可能会觉得非常炫酷,但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再看就显得过时了,有的甚至显得廉价而虚假,使观众看了十分出戏,但《指环王》系列的特效却并非如此,它其中有的特效镜头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极为惊艳。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大量采用精雕细琢的实体模型拍摄

《指环王》整个系列中出现了大量虚构的建筑物,它们很多都只在背景中偶尔出现,或者只给一两个全景镜头,但《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是一个特效方法上非常复古的导演,他坚持尽量以缩比模型而非纯电脑特效来制作这些镜头,并且这些模型都必须满足摄像机镜头可以贴着模型拍摄也不穿帮的程度。为了满足彼得·杰克逊的要求,《指环王》的特效制作团队维塔工作室足足制作了68个这样的模型。

因此,不是这些特效“看起来真”,而是它们本身就是真的,自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指环王》电影中的“白城”米那斯提力斯的模型

有时候这些模型甚至会和一幢房子一样大:

《指环王》电影中的艾辛格模型

  1. 把特效镜头当做历史真实存在的事物去制作

彼得·杰克逊为电影团队制定的原则,就是在制作特效时,从追求真实的角度出发,思考这件东西如果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它是怎么诞生的

我们就以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是如何被实现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在《指环王1:护戒使者》中出现的阿苟纳斯巨像:

《指环王1:护戒使者》中的阿苟纳斯巨像

相信看过这一片段的读者应该都对这两座宏伟的雕像印象深刻,但是这两座雕像并不是简单地被用电脑特效嵌进画面中。在制作这两座雕像的过程中,除了雕像本身的造型以外,彼得·杰克逊还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添加大量的植被和青苔,以体现其年代感。

第二,这些雕像在这里已经矗立很久,因此自然生物应该已经适应了它,在其中一个雕像的眼窝中添加一个鸟窝,其中有鸟飞出。而这个鸟窝只出镜了几秒钟。

第三,也是最精细的:因为雕像高度高于周边山峰,因此制作组认为,假如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雕像,那在建造过程中,它的下半身肯定是依山雕刻,而上本身是人工垒上的。因此,如果观众细看雕像的几个近景,会发现雕像的下半身浑然一体,而上半身高于山峰的部分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堆砌而成,每块石头的边缘都清晰可见。

第二个例子,是《指环王3:王者归来》中的蜘蛛洞:

《指环王3:王者归来》中的蜘蛛洞

为了让这个蜘蛛巢穴显得真实,道具组花了很长时间研制这种体型的蜘蛛应该吐什么样的丝,最终在尝试了无数种材料组合和工艺流程之后,自制成功了质感令人满意的蜘蛛丝。随后,他们又考虑了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什么样的小动物误入蜘蛛巢穴,然后制作这些小动物的骨头,最后由自制的蜘蛛丝缠绕挂在蜘蛛巢穴的场景中。

这两个特效场景,第一个雕像在电影中只出镜了十几秒,而第二个由于情节原因,整个场景都十分昏暗,道具组精心制作的动物尸体在镜头中十不存一,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也愿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制作,只为营造出真实的质感和气氛。

音乐

由音乐家霍华德·肖创作的《指环王》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三部配乐都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是电影发展史上的瑰宝。

它的配乐严格遵循了“主题”的原则,即故事中每个有特色的国家和人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旋律主题,并根据情节的紧张、舒缓、悲伤、欢乐基调有自己的变奏形式。这即使在现在也并非十分常见。当年很多影视剧以及现在的很多成本不高的影视剧,往往是一套配乐打天下,即情节紧张时一律播放同一首专门用于紧张情节的曲子,情绪激昂时一律播放同一首专门用于激昂情绪的曲子等等。

《指环王》中,拥有自己主题的国家和人物包括:夏尔、刚铎、洛汗、艾辛格、魔多、戒灵和瑞文戴尔等等,并且,霍华德·肖并非简单地为每个需要主题的国家和人物创作一个主题,而是尽量融入其本身的特色。例如,洛汗是一个骠骑王国,因此音乐中多有笛子,以体现草原风情,而艾辛格势力在剧情中由叛变的萨鲁曼统率,并且大兴土木,建造兵器,因此霍华德·肖就为其融入了两个特色:

  • 使用5/4拍节奏,给艾辛格的音乐带来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 使用钢板作为节奏声部,以体现艾辛格的工业特色。

这样一来,每个主题都有其本身的特色,极易为观众制造出代入感,对气氛烘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心的态度

最后一点并非技术上的,而是制作人员的用心的态度和诚意。其实通过之前的例子,相信读者已经能感受到《指环王》制作组的投入,但是笔者还想分享一个与拍摄有关的实例,以体现整个制作组在细微之处的用心:

在《指环王3》的结尾,主角弗罗多走到了火山口,在千钧一发之际被魔法生物咕噜将戒指抢走,后来弗罗多与咕噜搏斗,两人一起掉下火山口,弗罗多抓住了山崖,而咕噜与戒指一起掉进火山被熔化。

这一镜头的原版并非如此。原版中,弗罗多被咕噜抢走戒指之后,冲上去将咕噜往火山口推,从而一起掉下。当时所有镜头已经拍摄完毕,演员也都已经杀青回家,但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剪辑时,反复思考这一镜头的表现形式,最终觉得这体现的弗罗多的人品是错误的,然后将弗罗多和咕噜的演员都叫回了在新西兰的片场,重新拍摄这一片段,将重点体现在二人打斗时对于戒指的争夺上,最终呈现出现在电影中的样子。

很多人都认为彼得·杰克逊是一个电影技术狂人,《指环王》的成功也只是因为他对技术的精研,这是一个广泛的误解。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彼得·杰克逊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总结

其实《指环王》系列还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地方,例如弘扬勇气和友情的主题,对于欲望的探讨,演员阵容的强大等等,此处不一一赘述。《指环王》系列在当时的成功和后来十几年的长盛不衰都绝不是偶然,它凝聚着制作人员的心血和敬业精神,值得所有后来人学习。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