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在哪国举办(中国内地女演员的遗憾和痛)
云基奔 • 2024-03-11 22:08:03 • 次
戛纳国际电影节,成立于1946年,堪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与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已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内地女演员,成为戛纳上的一束明亮光芒。
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各类奖项中,包括导演、编剧、电影技术等各方面大奖,内地电影人屡获殊荣。葛优更是在这里荣膺最佳男演员,成为国际影坛的巨星。然而,内地女演员却一次次冲击最佳女演员奖却屡屡无功而返,离这个殊荣只差了一步……
巩俐,七次冲击戛纳最佳女演员,包括《菊豆》、《霸王别姬》、《活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风月》、《荆轲刺秦王》、《2046》,七次都未能跨过获奖的门槛。1997年,巩俐成为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成员。2004年,为表彰她对戛纳电影节的贡献,组委会授予了巩俐特别大奖,显然是一种安慰。
章子怡,曾三次冲击戛纳最佳女演员,分别是《紫蝴蝶》、《2046》和《危险关系》。然而,这些努力都未能将最佳女演员奖收入囊中。
赵涛,五次冲击戛纳最佳女演员,凭借作品《任逍遥》、《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一次次闯入戛纳国际电影节,却一直未能实现梦想。
吕丽萍,三次冲击戛纳最佳女演员,作品包括《蓝风筝》、《天上人间》、《二十四城记》,不过每一次都无法跨过获奖的门槛。
郝蕾,两次冲击戛纳最佳女演员,凭借《颐和园》和《浮城谜事》惊艳戛纳,但未能成功笑到最后。
汤唯,高圆圆,蒋雯丽,周迅等都曾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但未能捧得最佳女演员奖。
尽管这些内地女演员一次次冲击戛纳影后无果,却无法掩盖她们的杰出表现。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由绝大多数外国电影人组成,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对东方女演员的评价不够客观。一些外国评委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缺乏深刻了解,导致对中国电影不够了解。而戛纳国际电影节举办在法国,更适合欧美电影,这也是内地女演员获奖机会有限的原因之一。一些外国电影人的私心也会影响评选结果,更愿意看到欧美演员获奖。
然而,杨紫琼以《瞬息全宇宙》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裔女演员,证明奇迹是可能的。希望周冬雨的《燃冬》能够为内地女演员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赢得最佳女演员奖创造新的可能。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