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趣闻百科

割须换袍的故事(最全均线攻略之多方军团篇)

云基奔 2024-01-14 20:35:04

摘要: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写这个东西,因为市面上这一类的文章太多了,不过大多都只是介绍一个大概,或者其中某一方面,而且投资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和学习的能力也各不同,所以思前想后,我还

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写这个东西,因为市面上这一类的文章太多了,不过大多都只是介绍一个大概,或者其中某一方面,而且投资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和学习的能力也各不同,所以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写下来,把均线这个指标,更系统,更全面的给大家呈现出来,争取让投资者看这一篇就能彻底明白均线是什么,怎么用?由于内容较多,本篇攻略会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就讲上篇,那么下面咱们就进入正题。

一、均线的由来

均线是美国著名投资专家葛兰威尔(也可译为葛兰碧)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它是以道氏理论中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手段。

二、均线的叫法

均线,全称叫做移动平均线,英文为Moving Average,所以一般会把它简称为MA。MA5就代表了5日平均线,也可简称为5日均线或者5日线。不过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它是默认在日线级别下的MA5所表达的意思,如果是在60分钟级别下,我们所说的5日均线,实际上表达的是5个小时均线,如果是30分钟级别中,则表达的是5个30分钟,即2.5个小时的均线,以此类推,所以它实际应该叫做5单位周期级别均线。但如果日线以上的级别,比如在周线级别、月线级别,年线级别,那么MA5则是直接用5周线、5月线、5年线来表达。(为了表达意思明确,以下内容所说的5日均线,均以日线级别作为基础)

三、均线的计算方法

MA5就是五个交易日收盘价之和的平均值,但均线是一条曲线,是由连续的5个交易日收盘价之和的平均值所标注的点,连接起来而成的。那么:

第一个5日平均值=(第1日收盘价+第2日收盘价+第3日收盘价+第4日收盘价+第5日收盘价)/5;

第二个5日平均值=(第1个5日平均值*5-第1日收盘价+第6日收盘价)/5;

第三个5日平均值=(第2个5日平均值*5-第2日收盘价+第7日收盘价)/5;

以此类推,得到的所有平均值都标注在K线坐标上,再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曲线。

刚刚上市的股票,是没有均线的,只有在第5个交易日时,才会出现MA5的第一个点,在第10个交易日时,才会出现MA10。

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些超纲的内容,MA5,在指标中的公式为MA5:MA(C,5);

这里面的MA5是均线的名称,也就是显示在我们炒股软件里的,“:”是赋值输出的意思,MA则是表示算法,这个算法就是我上面写到的公式,C表示的是收盘价,5表示的是5日。这些公式的元素中,我们有两个地方可以讲。

第一个是C,C代表的是收盘价,均线默认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的元素,但与之对应的还有O开盘价、H最高价和L最低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修改公式的话,其他不变的情况,把C替换成这些字母,就变成了5日开盘价均线、5日最高价均线和5日最低价均线。

第二个是MA这个算法,实际上均线的算法有很多,MA是最常用的,就是直接相加求平均,所以它叫做移动平均。与之相关还有EMA指数移动平均、WMA加权移动平均、SMA简单移动平均或算术移动平均、TMA递归移动平均、DMA动态移动平均、AMA自适应移动平均、MEMA平滑移动平均、EXPMEMA指数平滑移动平均。这些算法的侧重点不同,计算公式也很复杂,所以就不展开了,投资者了解就好,不必深究,如果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我们最常用的就只有MA和EMA这两种算法,而且MA至少占到80%以上的比重,所以我们只需要研究MA就可以了。

四、均线的分类

常用的均线周期,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根据周期的长短,我们一般会把20日以内的均线定义为短期均线,20日至60日以内的均线定义为中期或者中长期均线,60日以上的定义为长期均线。它们分别是用来研判短期、中期、长期股价走势。我们之所以对均线进行分类,是因为针对于不同的投资者而言,其操作风格、投资理念、盈亏预期都有不同,所以均线在周期上的适用性就有所不同。下面就分别介绍下各周期的均线都适合应用在哪些场景?

  • 5日均线——攻击线

5日均线是被用到最多的均线,这是因为它是所有常用均线中最敏感的,相应的,其波动率和波动幅度也是最高的。在实战中,一般我们会把它当作买入卖出的信号,比如当低位盘整时,股价站上5日线后买入;上升过程中,股价回踩5日线时买入;在高位盘整过程中,跌破5日线时卖出等等。在很多战法中,5日均线,也被用于当作确认的信号使用。也恰恰因为如此,5日均线才拥有了三个作用,即拐头向上时,其对股价有助涨作用;拐头向下时,其对股价有助跌作用;5日均线走平时,说明股价原有的运行方向发生了改变,进入盘整阶段,也就是股价进入了方向选择期。

如果把每天的收盘价连接起来,其实就形成了一条1日均线,1日均线要比5日均线的波动更高,但基于均值回归的原理,1日均线永远会围绕着5日均线上下波动,当1日均线距离5日均线较远时,1日均线就会趋向于回归5日均线,距离较近时,又会趋向于远离5日均线的方向运行。而5日均线本身又是由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平均值构成的,所以代表收盘价的1日均线,又反向牵引着5日均线运行,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在上升阶段,1日均线向上波动的幅度要比向下波动的幅度大,下降阶段,1日均线向下波动要比向上波动的幅度大,而盘整阶段,1日均线围绕5日均线上下波动的幅度几乎相同。

如果再形象一些,股价就像是一个探路者,而5日线则是一个先锋官,当探路者探明了方向,先锋官就要发起冲锋进行进攻,这也是其进攻线的由来。

  • 10日均线——操盘线

10日均线与5日均线类似,只是比5日均线更加稳定,我们再形象一些,如果5日均线是先锋官,则10日均线就是先锋队,它是先锋官的后备和补给。当5日均线带领着10日均线进行攻击时,10日线就充当了5日均线的坚强后盾,5日均线冲劲不足或进攻受阻时,就要回到10日均线后方,升级、加血、修装备,准备再次冲锋。10日均线实际上就是整个冲锋游击战术的组织者和操盘者,这也是其操盘线的由来。

5日攻击线与10日操盘线的交叉经常被当做股票短线游击的操作来使用。

  • 20日均线——辅助线

当空方敌人太强大,5日进攻线冲锋受阻,只能带领10日操盘线,撤退到20日均线的位置上来,20日均线可以形象的化身为前军大营,相对于短线先锋队来说,它是后方的大本营,而对于整个多方来说,它又是第一进攻团和第一道防线的守备团。所以它更多的是承上启下的辅助作用,这也是它辅助线的由来。

20日均线是短线操作中的,起始点和最后支撑,当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后,继而上穿20日均线时,往往意味着未来会有一段不错的行情、当5日10日均线在20日均线上方形成死叉时,只要不跌破20日均线,那么进攻就没有结束,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而当空方力量过强时,20日均线也要回撤,这时5日和10日均线即便做好了再次冲锋准备,也会被20日均线多次拦下来,这是因为此时20日均线需要保护我方的有生力量,只有当空方力量减弱时,20日均线才会放5日和10日均线出来再次冲锋。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就跟我们当年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一样:“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所以股市就如战场,而20日均线就是短线操作的牛熊分水岭。

  • 30日均线——生命线

现在我们知道了,股价是探路者,5日均线是先锋官,10日均线是先锋队,20日均线是前军大营,那么30日就均线就是中军大营了,在古代战争中,主帅的驻所都是设在中军大营里,这是因为主帅的生命安全,往往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成败,所以30日均线这条生命线就变得尤为重要。它是整个多方军团的中坚力量和核心所在。

在实际操作中,30日均线经常会被主力庄家当作护盘线来使用,当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时,说明这场多空战役的开始,也意味着主力资金开始进场,一旦开始向上进攻,股价回调只要不破30日均线,一般来说,就可以判断主力资金就尚未出局,也就是说,后面大概率还会再次上攻。这是因为主力资金会在股价下跌时守护这条生命线。

进攻团20日均线负责进攻空方,30日均线就是稳固的中坚力量,也正因为这样,它比20日均线走得慢。多方想要保持进攻的力量,就必须时不时地回到30日均线附近进行补给,根据空方的强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方力量较强,股价需要主动回归30日均线,这就意味着股价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另一种则是空方力量较弱,股价会在上方原地修整,横盘整理,等待30日均线慢慢跟上来,再进行进攻。

当空方力量过于强大,股价就只能回到30日均线下方进行修整。股价跌破30日均线,尤其是放量跌破时,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坚决离场,躲避锋芒,等待股价重新突破30日均线时再买入也不迟。如果是缩量跌破30日均线,而30日均线仍旧保持上行状态,股价也很快回升,说明上升动能没有消失,仍可以考虑买入或继续持股。

20日辅助线和30日生命线的交叉经常被用来当作中线作战的操作来使用。

  • 60日均线——决策线

60日均线为什么叫做决策线呢?60日均线就像是一个决策方针的制定者,因为60日均线是中期的牛熊分界线,线上做多,线下做空。在我们观察日线级别时,你一定会发现,股价会突破60日均线后,股价开始上升,而股价跌破60日均线后,股价开始下降,每一年至少会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形象一些地说,60日均线就是多方的主帅,当股价突破60日均线时,也就是多方集结的开始,当集结完毕时,在寻找机会突破30日均线开始多空战役。如果股价跌破30日均线,但没有跌破60日均线时,说明这场战役已经结束了,但队伍并没有解散,修整后还会再次开启下一场战役。

  • 120日均线——趋势线

120日均线一般会被称作半年线,它是股票长期走势的风向标,就像在打英雄联盟或王者荣耀时,会出现顺风盘和逆风盘一样,在顺风盘中,事半功倍,在逆风盘中,则是事倍功半。所以形象的说,120均线就是一种运势或趋势,这就是它趋势线的得名由来。

在实战中,当股价跌破半年线时,意味着后期将迎来较大级别的调整,这个调整的周期,往往会有2-3年,就是少的也得接近1年。同样的,股价突破半年线后,也会有较长时间的上升期,尤其是在上升过程中,如果股价回踩半年线,也是非常难得的介入机会。

60日决策线与120日趋势线的金叉,经常配合使用,被当做长线操作的买入点来使用。不过死叉无法使用,因为这两条均线的运行都很迟缓,如果等到死叉才卖出的话,可能股价已经下跌太多了。如下图中,如果金叉时买入,死叉时卖出,他们的高低位置相差很接近,相当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仅赚了一点点的涨幅。

  • 250日均线——图腾线

250日均线就是年线,年线在实际操作用,基本用不上,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所以形象的说,它就是图腾,只作用于精神世界。

整个均线系统,就像是在行军打仗一样,短线就像是游击战,没有明确目标,逮到机会就干一票,打完就撤,中线就像是阵地战,讲究布局和战术配合,有目标的分配资源,长线就像是发动了一场全面的多空战争,讲究的是战略部署,因势利导。而投资者就这盘多空战争大棋的对弈者,指挥着各处将领(均线)和士兵(资金),时而大张旗鼓、调兵谴将,时而偃旗息鼓、鸣金收兵,时而重整旗鼓,整装待发,时而损兵折将,割须换袍。

正所谓股市如战场,有人功成名就,一树百获,就有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正是繁华尽落棋盘中,对弈已非局中人。过往如烟,人生浮沉有数;春秋轮回,故事几度桑田。(这段佳句是在网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读起来太有感觉了)

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攻略的上篇就写到这里,在中、下两个部分中,会逐一介绍根据均线的特性,而总结出的研判技巧和操作战法,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