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届港督及特首(香港政务司司长权力微妙)
云基奔 • 2024-03-21 03:22:23 • 次
文|柳扶风
因参选行政长官,李家超辞去了政务司司长职务,有人推荐了接任人选,但中央决定今届政府不再任命政务司司长。为何如此?有人说推荐的人选不合中央心意,有人说本届政府尚余3个月,没必要再任命新人,有人说中央是为了新特首组班方便,有人说政务司司长的位置太重要了。
当年陈方安生任政务司司长时和特首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内斗不已,中央印象深刻。今天香港的管治工作要开出新局面,不能不对政务司司长的问题特别谨慎,最近又传出下届政府会设政务司副司长,其职级高过局长的消息。若是如此,下届政务司司长更加位高权重,若人没选好,两个权力中心的局面可能再现。
回归前,港英政府体制下,布政司(政务司司长前身)的权柄甚重,不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简单,布政司是港英体制的“地头蛇”、“主心骨”、“礼绝百僚的宰相”,谁当港督都要布政司辅佐,否则对管治工作会“两眼一抹黑”。为了延伸英国在香港利益,末代港督彭定康提拔了陈方安生出任首位华人布政司,最终目的是要她当上首位行政长官。这在英伦和陈方安生看来是顺理成章,然而因为政改争拗,香港立法会直通车方案泡汤,英伦和陈方安生“心想事未成”,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不甘。带着假洋鬼子、港英馀孽的傲慢和要为英国继续服务,陈方安生回归后专门和特首捣乱,把政务司司长的权力加以膨胀,中央再三劝解都置之不理,最后她还脾气挺大,“劈炮唔捞”。
这件事对中央是有刺激的,也看到了政务司司长的重要性。因此,陈方安生劈炮后,让接任的曾荫权不久后当上了行政长官,化解两个权力中心问题。那时的政务司司长是商人出身的唐英年,然而他没当上特首。之后的林郑月娥当上了特首,现在的李家超又成为下届特首唯一候选人,可见政务司司长的权势还很微妙。
本文原载于《东方日报》,原标题《政务司司长权势微妙》。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