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总司令是谁(川军10位抗日名将)
云基奔 • 2024-03-07 01:38:45 • 次
民国历史上,川军内乱了20多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此时川军也停止了内斗,开始整顿部队出川抗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当然川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有5位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献出自己的生命,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0位川军名将的事迹。
1、川军总司令刘湘
刘湘是成都大邑人,从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就在川军任职,经历了川军20多年的内斗,在多年的斗争中最终刘湘胜出,在1935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政府主席,同年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湘当即电令直辖各军、师长,于三日内驰返原防,遵令整军。8月7日在南京出席国防会议时刘湘表态:“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刘湘
川军整顿完毕后,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川军出川抗日,随后川军参加了忻口会战、徐州会战等大会战。然而此时刘湘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终年50岁。
临终前刘湘留下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他的这句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激励着全体川军将士。
2、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
邓锡侯是四川营山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到四川当兵,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邓锡侯也参加了川军的内斗,在多年的斗争中他的职位也在不断的上升,最终成为川军中的一方霸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锡侯主动请缨,出川抗日,邓锡侯被任命为第二路预备军第一纵队司令,后改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出川前,邓锡侯慷慨激昂的说到:“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邓锡侯
1937年9月初,邓锡侯率领第二十二集团军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参加忻口会战,川军装备差,以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之敌拼死搏斗,损失惨重。1938年初第二十二集团军被派到鲁南参加徐州会战,所部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率全师守卫滕县,全师几乎全部牺牲,师长王铭章亦阵亡。
刘湘病逝后,邓锡侯被调回四川主持川康军务,此后一直到抗战胜利他都在四川主持川康军务,抗战胜利后他已经被川军视为新的领袖。1949年12月9日在邓锡侯在彭县率部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四川省政府任职,1964年在成都病逝,享年75岁。
3、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杨森也是川军中的一方霸主,也是川军比较早的将领之一,虽然说他在军阀混战和抗战时期曾经制造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惨案,对人民犯下过罪恶,但是在抗日时期他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森率所部第20军出川,首战就是淞沪会战,在淞沪战场上第20军在大场与日军血战5昼夜,在不到7天时间内,伤亡十余名营、团长,280名连、排长及7000余名士兵,战后该军只能缩编为两个旅。
杨森
1938年初杨森升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20军军长,在此后的几年里,杨森率部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等大会战,可以说8年的时间里杨森一直在前线与日军作战。
抗战胜利后杨森跟随蒋介石参加了内战,1949年4月,所部在安徽芜湖、广德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同年12月去台湾,1977年在台湾去世,终年93岁。
4、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
王陵基是四川乐山人,也是一个老牌的旧军阀,从四川武备学堂毕业后就在川军任职,在多年的内斗中,王陵基也成为川军的一位实力派人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陵基也率部奔赴抗日战场,1938年初,被任命为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十二军军长,此后他率部先后参加了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大会战。
王陵基
抗战胜利后,王陵基也参加了内战,1948年4月3日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任内残酷镇压民主运动,1950年2月6日在江安县被俘,送战犯管理所改造,当时他是战犯管理所军衔最高的战犯,1964年王陵基被特赦,1967年去世,终年81岁。
5、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
孙震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他回到川军任职,在多年的斗争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请缨出川抗日,孙震被任命为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邓锡侯回四川后,孙震接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一职。
孙震
整个抗日战争中,孙震基本上一直都在抗日前线,他先后参加了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襄樊战役、豫南之战、豫西鄂北会战等大战役。蒋介石曾给他写过一封亲笔信,称他“抗日以来,建勋最多,辛劳最甚”。
抗战胜利后,孙震随蒋介石参加了内战,1949年12月,孙震与杨森联袂飞台,1985年在台湾去世,终年93岁。
6、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李家钰是四川蒲江人,1892年出生,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加入川军,到抗战爆发前夕他已是川军第47军军长。
抗战爆发后,李家钰请缨出川抗日,他们奔赴的第一个抗日战场便是晋东南,在东阳关,所部第178师毙敌千余人,而后转战山西各地,1939年6月率部袭击进犯中条山的日军,将敌军赶回同蒲路一线。不久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李家钰
1944年在豫湘桂大会战中,国军各部纷纷败退,李家钰部奉命掩护各部撤退,当部队转移至陕县秦家坡时,突遭日军伏击。李家钰亲率特务营官兵突围,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52岁。
李家钰将军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二级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举行国葬。他是继张自忠将军后第二个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集团军总司令。198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2014年,李家钰将军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
7、第122师师长王铭章
王铭章是四川新都人,1893年出生,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刘存厚部担任排长一职,此后多年王铭章的职务在不断的晋升,到1935年他已是川军第41军122师师长。
七七事变后,川军将领纷纷请缨抗战,王铭章也在请缨之列。1937年9月12日王铭章率部经川陕公路奔赴抗日战争,10月15日到达晋东战场,在东回村一带与日军遭遇打了一仗,但因装备简陋,这一仗损失了2000余人。
王铭章
1938年徐州会战时,王铭章部奉命驻守滕县,在日军强大的炮火攻击下,王铭章率部坚守了滕县四天三夜,战至最后,王铭章知道已经突围无望便给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发了一封电报,表示:“决心死拼,以报国家。”而后便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仁评价王铭章将军:“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1938年4月6日王铭章将军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8、第145师师长饶国华
饶国华是四川资阳人,1895年出生,1911年辛亥革命时加入新军,当时在军队中是一名伙夫,之后饶国华的职位一直在不断的上升,到1935年他已是川军第一师师长,不久改任145师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饶国华主动要求率部出川抗战。出征前他破例为老母亲举办了70大寿,并扫遍了祖墓。此外他还跟妻子交代了后事。家中事情交代完毕后饶国华便率部踏上了出川的征程。
饶国华
1937年11月饶国华率部到达抗日前线,其部驻守在广德,在广德、泗安一带与日军作战。战斗中因属下临阵逃脱丢失了阵地,最终广德被日军占领。饶国华多次组织部队反扑,但他手中可用的兵力越来越少,最后拔枪自杀,时年42岁。
饶国华将军在自杀之前面朝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将军牺牲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以国葬之礼下葬于资阳甘溪沟。2014年9月,饶国华将军被民政部收入第一批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9、第150师师长许国璋
许国璋是四川成都人,1917年入川军当兵,到抗战爆发时他已是第67军483旅旅长。1938年徐州会战后,许国璋率部在黄梅以南阻击日军,坚守阵地达一个月之久。同年10月,在鄂东上巴河战役中,重创敌军。武汉会战后,率部扼守大洪山,多次击退日军进攻,使阵地巍然不动。
许国璋
1941年许国璋升任第150师师长,1943年率部参加了鄂西会战,同年11月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在危急关头,他亲临前线指挥并率领官兵们与日军拼杀,虽然日军遭到重创,但许国璋也身负重伤,为避免被俘受辱,举枪自戕,以身殉国,时年45岁。
许国璋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月中旬,许国璋后人领到由民政部颁发的许国璋烈士证书。
10、第88军军长范绍增
范绍增是四川达州人,自幼便被人称为“范哈儿”,在川军多年的内战中,范绍增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范绍增被免去师长职务,升为没有实权的副军长,而后范绍增只身前往上海前线,担任第十一兵团副司令。
1938年,范绍增被蒋介石委为第八十八军军长,自募兵员抗日,范绍增在四川招募了四个团的兵力于1939年初出川抗日,先后在江西、浙西、宜昌等地与日军作战,1940年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与范绍增所部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
范绍增
1942年,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5月29日,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击伤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
虽然在战场上打了胜仗,但是蒋介石却把范绍增“高升”为没有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范绍增一气之下回到重庆,1949年12月在渠县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河南省人民代表,1977年在郑州去世。
小结:
上述10位川军名将,在抗日战争期间有5位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刘湘、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许国璋等人都表现出了传人的气节。除了上述10人以外,川军还有其他不少将领活跃在抗日战场上,如唐式遵、王瓒绪、郭汝栋、杨汉域等人。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