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的故事简介(再读警世通言杜十娘死前的狠话透露悲剧根源)
云基奔 • 2024-02-28 14:01:14 • 次
阅诗书悲欢,看古人八卦。欢迎关注春深读书哦!
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有很多警醒世人的好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脍炙人口,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
美丽聪慧的名妓杜十娘想要从良,将富家子弟李甲视为托付终身之人,历尽磨难与他相携归家,途中却被负心的李甲将她卖给他人换回千金,杜十娘伤心至极,怒沉百宝箱、跳江而死。
十娘纵身一跃保全清白,也震撼了人心。人们总说她坚贞不屈、不畏强权,一片赞誉之词。
同样的,那个害她怒沉百宝箱、香消玉殒的负心男人李甲,则成了渣男代表,人人唾骂。
实际上,杜十娘并非无可指摘,在落得自杀收场的爱情悲剧中,她也有一定责任。甚至可以说,她的悲惨命运完全是咎由自取的。
身为烟花女本该擅长识人,她却没看透李生靠不住
杜十娘是什么人?欢场中人。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
这是书中冯公对她的描写。
不管杜十娘是因为什么原因流落风尘,她从十三岁到十九岁,已经在风月场中摸爬滚打了七年。
如果说烟花之地是一所学校,杜十娘该是校园风云榜上的高材生;如果教坊司院是个大公司,杜十娘无疑是从业多年、社会经验丰富的御姐。
七年里,她一定见多了各式嘴脸的男人,听过花样百出的甜言蜜语,早就深谙“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之至理名言,能透过他们深情款款的表象,直击逢场作戏的内心。
这样的她,却轻易爱上了欢场里的新手——纨绔子弟李甲。
李甲又是什么人?
“父亲李布政所生三儿,惟甲居长,自幼读书在庠,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
官宦子弟,家中长子,父母必定寄予殷切期望,盼他一朝登科,光耀门楣。李甲在南京城天子脚下做太学生,为的是“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
这就相当于现在有些经济不错的家庭,咬牙花钱让孩子上了名校,想博个好前程,做子女的却因一切来得容易,并不想着奋发苦读,反而开始游戏人生。
这样的李甲,比风月场上的老手更加靠不住。
就拿以千金从李甲手里买走杜十娘的孙富来说,家中巨富,有经济实力,而且目的明确:如果把杜十娘这样身份的女子娶回家,必定是图其美色,纳为妾或者外室,既然做这样的决定,也必然有让家中父母和正妻接受的本事。
李甲,既无经济实力,又没社会根基,自己都难以安身立命,杜十娘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身上,不得不说是识人不清。
乘船远行前,她错失悬崖勒马的最后机会
李甲是个到处借钱借不到的男人。
李甲与十娘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在她身上花了大把钞票,囊中空空之时,十娘下定决心“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十娘与老鸨谈判时,颇有智慧与果敢,几番争辩就让老鸨抛出底价:李甲拿出三百金,她就同意十娘赎身。
按照书中所写,是十娘主动提出要李甲为她筹钱赎身的。至于李甲是不是真有此心,赎身之后如何安置她,有没有名分,一概不提。
是否可以猜测,李甲原本并没有把十娘娶回家相守一生的打算,他只是贪恋着十娘的美色与温柔,混一日是一日。
十娘决心从良,这个良人却不是主动提出为她赎身,也没有非她不娶的决心,这为她之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李甲没什么主见,听了十娘的话到处借钱,却一无所获。为什么?
亲友们认为“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他今日抖然要回,未知真假,倘或说骗盘缠到手,又去还脂粉钱,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始终只是一怪,不如辞了干净。”
自古以来,牵涉金钱利益的事儿都特别能反映世道人心。李甲借不到钱,固然有亲朋好友的冷漠寡情,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人品名声?
如果他是上进奋斗的大好青年,众人见他前途无量,也许会愿意此时帮他筹点份子,期盼他日后金榜题名时,能沾点小光。李甲“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无获”,可见他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地位,无任何利用价值。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甲“又不敢回决十娘,权且含糊答应。”既没有本事,又死要面子,软弱无能、毫无主见。只看得人牙痒痒!
李甲筹不到钱,又被好友柳遇春一番挑唆,认为杜十娘虚情假意,就开始疏远她。耳根子这么软,怪不得日后孙富三言两语,就让他相信十娘水性杨花,轻易变了心。
热恋中智商为零的十娘派小厮把李甲找回来,自己拿出一百五十两私房钱交给他,让他再去筹另外一半。
这时的李甲,不是赶快设法筹钱,而是飘飘然得意忘形,向柳遇春炫耀自己的“本事”。还是柳遇春看不过眼,又感动于十娘这个奇女子的一片真心,自己出头帮李甲借来一百五十两银子,凑够了十娘的赎身钱。
前前后后,好一出大戏。李甲这个痴情郎君在其中没有出一分力,却把十娘感动得“生死相许”。
杜十娘若能在此时,看透这个男人的虚伪本质,挥剑斩情丝,后面的悲剧又怎会发生?
李甲变脸时,十娘舌战老鸨的气势哪里去了?
及至上了“贼船”,途中十娘问李甲今后的打算,李甲畏惧严父不敢带她回家;一路上李甲常长吁短叹,十娘温柔宽慰他。
也许,此时的李甲心中早已打起退堂鼓,只是不敢说出口罢了。
一个人在重大事件上的选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即便是一时冲动做出来的决定,也必然与潜意识的内心真实想法有关。
李甲能把杜十娘卖给船上相识的孙富,显示他的心中并未把十娘当成一回事儿。
十娘对他来说,充其量就像个得来不易的贵重物件,一旦有了更值得交换的东西,就能“忍痛割爱”,换取更多价值了。
故事的高潮部分,十娘得知李甲的打算,看透了这个负心男人的丑恶嘴脸,一时间万念俱灰,心灰意冷。急怒攻心之下,做出了宁为玉碎、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
其实,她远远不用为了这件事把命搭上啊!春深君忍不住想问杜十娘,你当初舌战老鸨、争得自由的勇气和智慧哪里去了?
李甲认为自己为十娘千金散尽,可那是风月场所的交易,李甲求仁得仁,十娘并不亏欠他。
赎十娘的“三百金”,十娘自己出了一半,柳遇春仗义给了一半,有他李甲什么事?他有什么资格将十娘划为自己的私产,随意转卖他人?
十娘本可以将这番话说与李甲、孙富与江边众多父老乡亲,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此时的她,已摆脱贱籍、恢复自由身,身边又有“百宝箱”的巨额财富,完全可以从长计议,再寻觅一个忠厚老实的良人。
只可惜,为情所伤的杜十娘选择了寻死的下策,她用最后的气势指责孙富挑拨离间、痛骂李甲负心薄幸,纵身一跃,香消玉殒。
死前这番狠话,透露出无限悲凉。
美貌绝伦、能言善辩的杜十娘,这个有勇有谋的奇女子,却在感情上糊里糊涂、一错再错,最终芳心错付、饮恨而终。
这样的杜十娘,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交流。
END.
阅诗书悲欢,写暖心文字。我是春深君,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哦!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