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的意思(甘肃的社火把年闹翻天)
云基奔 • 2024-01-14 11:35:40 • 次
在甘肃,“社火”是一种农村汉族庆祝春节最隆重最红火的传统庆典活动,甘肃社火虔诚而庄严,它以特定的场景,固有的方式,庄严的仪式感在岁月中流转、传承。你可别说,甘肃人“耍社火”,不仅有一股子认真劲,更有一股子“疯劲儿”。
社火又称“秧歌”,从腊月以后,社火班头把村里爱好秧歌的人组织起来排练社火,从民间收取会费,用于秧歌表演的服装、道具、饮食。内容有“高跷、划旱船、舞狮、舞龙、秧歌、赶毛驴、新媳妇坐轿子”等为主题进行精彩的表演。甘肃农村的社火表演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各地风格迥异,各有特色。
▲陇南市西和县的传统秧歌儿表演
01
高跷上扭秧歌
永登社火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夜社火内容里增加了滚灯。内容跟传统社火的内容相差不多,一般有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太平鼓等组成。
其中踩高跷,是在一丈高的高跷上扭秧歌,也是全国最高的高跷。永登县的社火以龙为头,有青龙和黄龙。接下来是春官、衙役、捣大妈、瓜娃子、大头和尚、柳翠及腊花组成的队伍。春官手拿一把小笤帚,说着吉庆祝福的话语,为人们扫尘除秽,甚是讨人喜爱。捣大妈手拿着棒锤,边走边跳舞。瓜婶子憨态可掬,手执一条铁链,沿街讨喜、头戴面具“大头和尚戏柳翠”的表演,更是令人捧腹。

02
社火走乡串户
过去传统的陇南社火规模小,是由一个村子或几户人家组织龙灯、掌灯、锣鼓、高跷、小跷、旱船、狮子、秧歌等串村、串户去表演,也有“牧牛曲”“绿荷包”等,更伴着优美的小曲子载歌载舞。
现在,规模逐渐扩大,联合好几个或几十个社火队,人数有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内容丰富的长龙社火队,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社火通常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六开始,一直要闹到正月十六日结束。

03
临夏社火“送太平”
每逢过春节的时候,河州各地都有闹社火的习俗。临夏社火又称大秧歌,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火在腊月里排练好从正月初二开始。一般先是在邻近的村子耍社火,民间叫“送太平”。
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各地的秧歌要进城,在城里耍社火。内容有“太平鼓,关公耍大刀、衙役、太傅、高跷、划旱船、舞狮、舞龙、秧歌、赶毛驴”等,最具特色的是临夏社火里具有花儿风味的音乐调式。

04
甘州社火跳不累不罢休
甘州又称秧歌子,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类,高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神话故事,武杂等。
社火表演时一般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其中小场子中又包含地蹦子。大场子是众多的社火人物在膏药匠的带领下进行以跳为主以唱为辅的表演。其中的套路有百子图,蒜辫子,一字长蛇阵,五朵梅,八盏灯等。甘州社火在2011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05
庆阳社火品种最多
在庆阳各地,社火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约有80多种社火形式,内容丰富多样。
庆阳社火的主要形式有: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纸马、车亭子,马故事、背亭子、高亭子、霸王鞭、跑仙鹤、大头娃娃、地故事、秧歌、小戏、跑地旦、打腰鼓等。庆阳最为著名的社火有太平鼓、铁芯子、跑旱船。
作者:马小佩,来源:陇上非遗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