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选是什么意思(不可不知双普选是反对派夺权抓手)
云基奔 • 2024-03-08 19:55:47 • 次
文 | 柳扶风
香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实现“双普选”的愿景和《基本法》中的相关规定,一直是反对派反中乱港的主要“抓手”,他们一直以此为政治动员,煽惑民众选他们进入立法会,瘫痪政府施政,挑战一国和中央,把立法会变成实现“颜色革命”的重炮阵地。可见香港立法会的普选,已是反对派手中的“大杀伤力武器”,香港最大的乱源,分分钟打残“行政主导”。不清理这个乱源,香港不可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正常的发展,只会在揽炒中沉沦。
英夷殖民统治150年,香港没有民主普选,是经济挂帅,香港人被称为“经济动物”。英国撤退前,推出普选,让管治权“植根于本地人”,香港遂成“选举挂帅”、“政治挂帅”,跑出一大堆试图夺权的无良政客。他们发现,在香港这个反华抗中极有市场的社会,逢中必反、煽动仇中最能骗取选票,多年来屡屡得手。身为“民主选举”的大玩家,英国人最清楚自己撤退后,把香港留在“西方阵营”,“保持反中本色”,玩民主、弄普选是最佳办法。因此,中英谈判香港前途问题没多久,就推出了“普选”白皮书,从地区机构迅速推向立法机构,计划在97时,立法机构议员全部选举产生。
对此,北京为了实践“一国两制”,平稳过渡,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回应有二,一是接纳普选并写进《基本法》;二是香港的普选“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邓小平当时表示,我们说,这些管理香港事务的人应该是爱祖国、爱香港的香港人,普选就一定能选出这样的人吗?……在某些国家能实行的,不一定在其他国家也能实行。可见,北京当年接纳普选的同时,深存疑问,是要一边实践一边观察的。
现在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观察,可以得出结论,香港现行的普选,香港立法会的格局和组成,并不适合香港,必须整顿改革。还是要如邓小平所说,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本文原载于东方日报,原标题《立会普选 不改不行》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