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理情感

淘宝人生许愿在哪里(淘宝人生为什么不能像暖暖那么火)

云基奔 2024-03-17 08:25:18

摘要:2019年6月份,“淘宝人生”全面上线。7月,淘宝开始掀起一阵猛烈攻势,联合大V以及各大企业,晒出“淘宝人生成就”,带起来了一波“晒成就”的热潮,包括《淘宝人生成就刷屏!30万50万上

2019年6月份,“淘宝人生”全面上线。7月,淘宝开始掀起一阵猛烈攻势,联合大V以及各大企业,晒出“淘宝人生成就”,带起来了一波“晒成就”的热潮,包括《淘宝人生成就刷屏!30万50万上千万...这是在线买房了?》等文章也在网上刷了不少热度。

通过试用淘宝人生的界面功能,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发现,“淘宝人生”综合了虚拟人生游戏、社交、沉浸式购物等多项体验。

互助群观察报告

小组成员通过搜索QQ群的形式,(在查找微信群后发现人数不多,可以加入的为正在扩张中的小群,所以选择了进入QQ群的形式进行观察调研。

1 基本信息

互助群创建于2019年7月3日,目前638人,简介为:欢迎喜欢玩淘宝人生的朋友一起做任务,互相助力,刷图腾。按照QQ个人信息显示:

1 其中男性占47%,女性占49%,这和小组成员做出的初步猜想有所出入,因为考虑到淘宝人生这一换装游戏对于女性的吸引力更大,所以女性的参与度会更高,但群成员信息提供了男女性别均衡的信息。(不过QQ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可信也需要考虑)

2 在年龄数据中,90后最多,占据50%,其次是00后,占据31%。这一数据符合小组成员对淘宝人生的年轻化特征。

3 最后,在可以了解的省市分布信息中可以看到,可查询的数据显示成员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浙等沿一线沿海城市。

作为该社群成员观察了解群内聊天信息,并且参与其中,逐渐了解淘宝人生互助群内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以下分析从愿景,门槛,活动规则三个层面进行,以用户的日常交流沟通及矛盾问题作为对象。

2 QQ群愿景

QQ群简介为“欢迎喜欢玩淘宝人生的朋友一起做任务,互相助力,刷图腾。”该QQ群是用户产生需求和自主建立,通过“淘宝人生”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淘宝人生互助群,但大部分群人数较少,集中在50-100的范围,活跃度一般,大群的形成与建立时间较久相关(近5个月)。

通过简介加群成员主要有“淘宝人生”任务助力的基础需求。群组织几乎所有的交流都是基于产品,表达求助力等需求,目前处于虚拟产品社交非变现状态。

在小组成员加入群之后,淘宝人生正在进行“助力换套装”的活动,群成员也基于该活动进行各种交流对话。

3门槛

QQ群的加入只需要通过管理员审核,且无审核标准,通过时间较快,以每天进入10位左右群成员的速度稳定增长。新入成员基本都是搜索添加,几乎没有好友邀请进入的情况。

无门槛的社群运营也导致一些广告信息的出现,如“王者荣耀下载链接”,“拼多多助力”等零星的广告语混杂在其中。不过在观察过程中,这类广告信息很少,频率为一天一条,且发布人并没有刷屏,在无人回应后不再广告。

4活动规则

QQ群以来共有两天群公告进行群内规则维护:

2019年7月3日:进群仅可做活动,请勿乱发广告,谢谢。

2019年11月2日:请大家提高防骗意识,发现骗子告诉我和管理员处理,对骗子绝不姑息。

并且QQ群内设立两个相册,分别为晒照片和加好友。

社群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的群管理,并没有进行扩展产品用户群体或者提高活跃度的活动,这主要和其管理运营者为用户,并不承担起产品用户维护的责任,同时在群内的沟通中可以看到,用户通过淘宝人生这一产品的使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

4.1 沿用产品规则

用户在群内的交流中主要集中在互相送心愿卡,互相助力。流程为A用户在淘宝内点开相应活动复制分享链接,转回QQ群发链接,其他用户复制链接,进入淘宝进行助力及心愿卡互送。

所以群内的对话主要集中在链接的互相发送互相点击,“互点”是规则,并且在互点完之后会艾特对方或者发送截图证明行为完成,督促对方给自己点击。由于是无控制的交流,在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交流矛盾:
(1)“我给你点了,你怎么不给我点“

由于最新上线的套装许愿活动,每人每天只能有一次给其他人助力的机会,所以很多用户在给别人赞后,没有得到反馈,沟通联系失败,用户信任感下降。但产生这种情况有不同的原因:1 链接太多,找不到对方的正确链接;2 每日一次机会已经用完。

在信息过于多的情况下,很多用户开始求固定助力者(如将自己的淘宝二维码上传至群内或者相册),群内的用户逐渐被个人用户引流。

(2)“我要那个许愿套装助力,不是心愿卡。”

【我在集宝贝赢金条,快帮我助力,就差你了】

【快来淘宝人生,助我拿心愿卡!】

【快来淘宝人生,帮我助力拿套装!】

用户群内分享的信息主要为以上三类,由于相似的表达导致很多用户出现误点,使得互相助力失败。

4.2 跟随母产品活动

该群虽然是为淘宝人生这一产品而建立的,但主要还是以淘宝活动为周期进行活跃,比如最近观察到的有关双十二的话题表现活跃,对淘宝人生的关注度下降。

模拟社群运营

基于以上的观察情况,小组建立了9人的淘宝互助群(淘宝内部联系功能)进行试运营,基本情况如下:

1 在用户的选择上,我们从QQ群内添加了有固定好友助力需求的用户加了淘宝好友建群,并且保持每日和他们之间的互动;

2 在群的管理上,每日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愿卡及助力链接至群内,和他人进行互点,有意地和用户进行产品方面的沟通交流。

3 在一段群运营之后,和其中一些好友建立了较为深的关系,并且获得了他们在产品上的相关反馈和需求。

4 在运营方式上有尝试上传虚拟形象图片进行扩散的方法,但用户对其反响一般。

小结:

1 QQ群用户总体活跃度较高,日发言人数近100,聊天内容主要以发送链接求互点为主,用户自身的粘性较高,不会对其他软件或者无关信息有过多关注,但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薄弱,“不信任”感易蔓延。

2 QQ群用户私下进行连接的情况较多,为了稳定的助力,很多用户选择直接加QQ好友或者淘宝好友,因此降低了群本身的活跃度,社群关系有松散的危险。

3 小群用户中关于套装数量和样式问题有进行过讨论,用户表达了自己已拥有过百张心愿卡但是没有足够的套装去抽取的问题,小组成员在体验软件后发现其货币体系构建确实有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地方。

阶段性结论

在对淘宝人生进行了产品及用户两端的了解之后,尤其是在用户群中收到各类型反馈,在产品及运营两方面提出以下结论:

1 产品设计方面

(1)入口:淘宝人生这一功能作为淘宝的附加功能之一,其入口隐藏过深(位于头像之下的导航按钮),大大降低了其打开率,且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误点退出,造成流程繁多。

(2)内容:在群运营的过程中,了解到产品用户多存有较多的心愿卡,但缺少能够兑换的套装,对于服装种类更新的需求较大。目前的产品服装主要是以活动及节日为节点推出,数量较少,集齐的用户缺少动力。

(3)引流:淘宝人生通过各种分享链接可以邀请好友为自己助力或者赠送礼品,但不同活动链接高度相似,以及每人一天一次的机会使得用户误触的成本提高,造成用户之间的不信任,降低用户与平台的粘性。同时链接多存在于已有账号用户之间的分发,并没有达成拉新引流的效果。是否可以尝试互点成功后直接可以成为好友。

2 社群运营方面

在调研过程中小组发现目前已经有用户自主组建的较为成熟的群体,但并未观察到来自官方的运营管理社群。且目前的社群中存在低信任的情况,用户倾向于建立一对一的对话。同时社群包含于淘宝整个体系之间,如近日用户的视线转移至双十二等活动,缺少独一无二的粘性。

但在小组模拟运营的社群中,通过个人带动,主动分享,用户有表达的诉求和内容,并有可实践的操作建议。

(1) 成立官方团队,带动社群活跃,形成更加成熟的群规则(如互点信任),以官方身份增强用户对于社群的信任和归属感。

(2) 增强个性化色彩,如上文提到的个人展示相册,运营团队可以借此基础进行个人虚拟形象PK投票等活动,以优惠券或游戏货币为奖励。

以上为该分析报告的阶段性结论,理论和措施仍需要不断检验,如小组存疑的上线一月就下架的虚拟衣物跳转实体店铺直接购买的功能,目前只保留了固有店铺的logo,背后是否与更深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