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理情感

马伯庸的洛阳写什么(神都洛阳诞生记)

云基奔 2024-03-02 10:34:19

摘要:作者/阿朕高秉烛探秘春秋道老巢,百里弘毅怀疑并追查假死的大哥宽郎,武思月险陷生死攸关......《风起洛阳》播至后半段,高潮迭起惊心动魄。围绕剧集开播引发的热议,以及IP开发对

作者/阿朕

高秉烛探秘春秋道老巢,百里弘毅怀疑并追查假死的大哥宽郎,武思月险陷生死攸关......《风起洛阳》播至后半段,高潮迭起惊心动魄。

围绕剧集开播引发的热议,以及IP开发对于“神都”洛阳文化旅游的宣传意义,总制片人、留白影视创始人徐康曾有过预判。

早在4年前马伯庸决定撰写小说《洛阳》,由留白影视制作剧集,爱奇艺平台将《风起洛阳》纳入“华夏古城宇宙”的序列,并开启了影视、综艺、游戏、动漫、文旅等一鱼十二吃的商业化延展开发。

《风起洛阳》如何在呈现洛阳古城历史底蕴的同时,讲好戳中当代年轻人共鸣的故事?

神都的诞生:耗时4年,力求还原盛世神韵

《风起洛阳》开篇,神都饕客百里二郎在陶记喝的羊汤,也是马伯庸的最爱之一。

2017年《长安十二时辰》开机,彼时马伯庸已经有了做古城系列的计划。小说《洛阳》花了一年多创作完成,2018年进入剧本改编影视化阶段,到剧集《风起洛阳》上线开播历时近4年。

“我们有一个认知,就是中国老百姓很喜欢看强盛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徐康认为。

“无论盛唐时期的长安、洛阳,还是北宋时期的汴梁,亦或是清朝康乾盛世年间,每个古都都有历史底蕴和精彩的故事,而马伯庸又非常擅长在历史缝隙中找一个小切口切进去,去探寻更多可能性。”

对留白影视而言,《长安十二时辰》口碑高企,但“回过头来复盘,觉得这一次尝试是比较冒险的”。

这次与爱奇艺合作《风起洛阳》,平衡商业性和艺术性,成为徐康对于这部剧的要求。“我们必须尽量去找到用户的最大公约数,在此基础上传递一些价值观,让用户在喜欢的同时对人生有一些思考。”

《风起洛阳》作为关于历史的想象力作品,考虑到年轻用户的代入感问题,在创作定位上就不希望做成纯说教的历史片,或是纯娱乐的古装片。

“无论是烟火气的市井、威严庄重的庙堂之上,还是不良井那种藏污纳垢的地方,我们想在剧中表达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鼎盛时期的状态,展现一个视觉上很不一样的洛阳。”

因此爱奇艺、留白影视与洛阳市政府进行了深入合作,并和当地考古队多次开会座谈。洛阳古都神韵的美学呈现需要大批量的置景和道具,如今观众在剧中看到的南市,是剧组耗时90天在横店真实搭建了14000平米的仿古区域,店铺酒肆繁华林立,呈现神都特色的人文风貌。

占地4500平米的不良井则是室内搭建而成,不同于南市盛景绚丽,被权贵边缘化的不良井需要营造出荒芜凋敝的氛围,但也不乏底层社会的人间烟火。

从善巧堂上千块水晶石拼成的佛头,到百里家精巧到每扇门都能打开的天堂塔模型,《风起洛阳》制作上的高质感令观众叹为观止,但随之而来的是观影门槛也会增高。

因此在剧作内容上,《风起洛阳》更接地气。除了烧脑刺激的悬疑探案,也为神都小分队设计了细腻曲折的情感线,为复仇与守护神都加入联昉、“断情绝爱”高秉烛,与武思月能否走到一起牵动不少观众心弦。

而“木石心肠”的百里弘毅与青梅竹马的柳七娘,从政治联姻先婚后爱发展为患难与共的真夫妻,也是历经种种波折。剧集中呈现出的女性独立等视角,也符合当代年轻用户的价值观念。

在演员阵容上,黄轩+王一博+宋茜的组合兼具人气与表演实力,“《风起洛阳》挑选演员纯粹是按照适配度,都是在剧本出来之后,再去思考适合各个角色的人选,”徐康坦言。

比如探讨百里弘毅这个角色,天资聪慧,性格耿直,当时策划团队一致认为王一博特别适合。徐康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王一博,是在《陈情令》播之前的两三个月,“反而比一博火了之后定他更难”。

饰演高秉烛的黄轩,在徐康看来是非常敬业的演员。“他一直在思考高秉烛各个阶段的变化,自己会不停地做梳理,大家一起讨论的内容,他会努力地琢磨和钻研,尽可能去丰富这个角色。”

“黄轩还承担了剧中高强度的打戏部分,基础的训练、高难度的挑战都一一克服和消化。”

选择宋茜饰演武思月,则是因为宋茜身上具有独立女性的气质,本身自带英姿飒爽的感觉,有舞蹈功底拍打戏会更加舒展。

成为内卫月华君后,武思月在剧中多是胡服的扮相,“我们希望她在穿女装时有一点不适应和羞涩感,所以一开始就觉得宋茜很合适这个角色。”

从落魄的市井小民、骄傲的富家子弟,成长为守护神都的有为青年,“神都小分队”在《风起洛阳》中交出了不错的表演答卷。

“三个主演是我们最开始找的演员,”徐康觉得,“很幸运也挺感谢这几位演员很相信我们。”

"神都居民"打卡洛阳,影视剧如何赋能城市宣传?

常年深耕影视行业,徐康也注意到相较于2017、2018年,“现在几乎所有的剧,S级的预算都比那个时候少了很多”。

这导致制作方在挑选项目时更加谨慎。谈到IP开发,徐康长期关注着很多作者,伊北的《熟年》、马曳的《三万英尺》等都已进入留白的项目储备,与马伯庸更是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留白之所以这么看好马伯庸的作品,是因为马老师的写作题材类型丰富,有像《长安十二时辰》《洛阳》《显微镜下的大明》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也有像《孔雀东南飞》这样的短篇小说,还有奇幻类的《龙与地下铁》。”

“他的创作风格是多样的,没有局限性,这对影视开发来说很有吸引力。”

能否拍出一部好作品,是徐康选择IP最重要的标准。“这个判断是主观的,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集中看剧本和故事,思考能不能做一些好的表达。创作题材没有简不简单的差别,真正深入研究后会发现,任何题材能做好,都会有其独到之处。”

IP的可延展性、商业性以及专属性,是判断IP开发的三个要素。

“商业性意味着需要有比较大的知名度作为基础,才能使内容公司或平台有动力去做大型的商业化开发。”

而作为爱奇艺“华夏古城宇宙”的开篇,《风起洛阳》具备打样的意义。

爱奇艺平台享有这个IP全部内容的版权,采用“一鱼十二吃”的商业模式,在剧集之外,还推出了纪录片《神都洛阳》、综艺《登场了!洛阳》、动画《风起洛阳之神机少年》,真人电影《风起洛阳之阴阳界》等多个内容,系列衍生品、VR体验、舞台剧、商业地产项目等也在同步开发中。

“洛阳古城做了一次挺好的尝试,核心是爱奇艺跟洛阳政府进行了多次细致的前期沟通,所以能够互相赋能,”徐康认为。

古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具备视觉化展现的基础。《风起洛阳》前几集做背景铺陈时,观众会注意到逛南市的女子们很多手捧牡丹花,街道两旁的店家、摊位甚至路过的小贩背后的竹筐,都装点着洛阳当地的特产。

徐康表示,洛阳文保集团一直致力于恢复当地的古建筑,本身洛阳牡丹节、特色吃食和剧集也是正好契合的。

《风起洛阳》播出后,洛阳成了网红打卡地,网友们争做“神都居民”,主演王一博还喜提洛阳文化旅游形象大使的称号。

“影视是城市宣传的软管道,”徐康认为。“通过平台一鱼十二吃的模式,如果我们能把上述这些结合都实现,对于城市在老百姓当中的认知会有潜移默化的提升,这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古装剧之外,留白影视探索创新题材

随着《风起洛阳》的热播,留白影视也逐渐走入观众视野。

为何总能押中优质项目?据徐康介绍,留白影视采用制片人中心制的组织架构,目前公司内部共设6个制片工作室。

“每位制片人都有自己擅长和热爱的题材,形成了旗下不同类型的创作团队,保证操作项目时的基础动能。”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留白影视具备了每年制作五部以上中大型剧集的生产能力。而在中等体量爱情剧、科幻题材和短剧上,也有一到两个团队专门负责。

“他们会经常跟我讲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明年我们有一部创新剧《有药》,有些偏向《灵剑山》的类型,走轻松搞笑中二画风。”

徐康希望除了重磅作品,留白影视能在中型体量剧集领域,保持对市场的探索与和圈层用户的及时沟通。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质感古装大剧是公司重要的产品线之一,在现实题材、爱情题材、创新题材和犯罪题材等多个领域,留白影视也都有所涉及。

比如留白影视与爱奇艺合作的犯罪片《狂飙》,即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这种偏向社会现实的犯罪题材,是我们比较着重做的。”徐康以《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为例,“相比通过精妙的故事推理和设定搭载故事,留白更倾向于直击社会大众的话题点、共鸣点。”

在现实题材和都市剧储备上,罗云熙、程潇主演的《良言写意》正在热播,关注中年人情感生活的《熟年》已经进入拍摄,探讨女性职场与婚姻的《三万英尺》,计划于2022年上线。

徐康认为都市伦理剧的火爆,是因为当下社会人们普遍有一些共鸣点和焦虑需要表达,剧集让观众看到别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映射与疗愈自我。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风起洛阳》的热播,从影视剧题材创新到互动影游的探索升级,成立六年,留白影视也迎来了自己的风起时刻。

“制片人做一种题材的经验越多,对它的把握就会越准确,在市场方面,资源方、演员和主创对你的认知越来越高,也就更容易去实施,”徐康坦言。

“但我们不会因为古装题材拍得好,就局限于此,也不会给自己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会在已熟悉的领域外继续拓展创新。”

-END-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