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是什么意思(想要治疗肝硬化并发症)
云基奔 • 2024-01-14 03:05:57 • 次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的自然进程及预测因素,而这篇文章我们将介绍这种并发症的五种治疗方法。
第一种是药物治疗:尽早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特利加压素或垂体加压素,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从而止血。
第二种是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以防止其再出血。
而内镜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内镜下套扎术:这种方法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效果也较好。
内镜下套扎治疗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胃镜头端附一结扎装置,在内镜直视下用弹性橡皮圈结扎静脉的根部,被结扎的静脉继发形成血栓,闭塞后的静脉腐烂脱落,达到减轻或消除静曲张的目的。
此方法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少数患者术后有胸骨后不适感,一般1-3天可行缓解。极少数患者套圈脱落时或饮食不当时可能发生再出血,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因内镜下套扎治疗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
内镜下硬化治疗:主要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止血,常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1%的乙氧硬化醇等,注入硬化剂后曲张静脉可形成血栓,1周左右出现黏膜浅溃疡,3-4周发生机化,使静脉闭塞。
有研究表明,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曲张静脉消失率为88%。硬化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胸骨后疼痛、吞咽不适感、发热等,但症状持续1~3天可行缓解。食管黏膜局部糜烂和溃疡形成也较常见,但随着注射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逐渐减少。
一般来说,术后需定期复查内镜。如果发现治疗不彻底或静脉曲张复发,可能需要重复治疗,直至取得较好效果。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这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已作为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组织黏合剂是一种快速固化的水溶性制剂,静脉注射后与血液接触能在几秒钟内发生硬化,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根据有关报道,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急诊止血率可达93%,没有明显远期毒副作用。组织胶除能紧急止血外,也有消除胃静脉曲张的作用。
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可有胸痛、发热,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注射部位溃疡形成也是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可逐渐愈合。极少数患者可发生肺动脉或门静脉栓塞等异位栓塞并发症,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并发症也在逐渐减少。
第三种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PS):对于大出血和估计内镜治疗成功率低的患者应在72小时内行TPS。
第四种是气囊压迫: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大出血时暂时使用,为后续有效止血起“桥梁”作用。
最后一种是急诊外科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多不采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