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拼音(流言蜚语)
云基奔 • 2023-07-28 10:15:55 • 次
摘要:图片原创成语:流言蜚语[liúyánfēiyǔ]经典故事: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辅佐他的哥哥武王灭了殷纣取得了天下,武王生病时,姬旦十分着急,写了一篇祷文,请求上天让他代替武
图片原创
成语: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经典故事:
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辅佐他的哥哥武王灭了殷纣取得了天下,武王生病时,姬旦十分着急,写了一篇祷文,请求上天让他代替武王生病,甚至代替死亡,事先他把祷文藏在了保管卜辞的匮子里面,没有让任何人知道。武王病逝,太子成王即位可年龄极小,但姬旦还是衷心地辅佐成王。这时,姬旦的哥哥管叔鲜,弟弟蔡叔度联络纣的儿子武庚策划判乱,为了除去姬旦,就在国内大肆散布谣言,姬旦因此到了东周。不久,成王发现了姬旦从前的祷文,很受感动,又把姬旦接回来帮助治国,并派他灭了武庚和管叔鲜,将蔡叔度流放到了郭邻地方。
这个故事出于《尚书》。
汉武帝(刘彻)的丞相田蚡因为和灌夫、窦婴两人有私仇,就借故把灌夫和他的家属逮捕起来决定判死罪。窦婴为此在刘彻面前和田蚡争辩了一场,并揭发了田蚡的过失,但因田蚡是太后的弟弟,刘彻怕冒犯了太后,便叫御史弹劾窦婴说话不实在,欺骗君主,反而把窦婴关进了监狱,结果,还是把灌夫和他的家属杀了。窦婴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又气又怕,便得了疯癫症,并打算绝食自杀。后来听说刘彻没有杀他的意思,才开始进食,可是田蚡在这时却“乃有蜚语”,诬陷窦婴在监狱里诅骂皇帝,诽谤朝廷,并且故意让刘彻知道,刘彻在一气之下就把窦婴杀了。
这个故事出于《史记· 魏其武安列候传》。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两个故事构成“流言蜚语”,来指背后议论,无中生有,栽诬陷害的言辞。
感谢阅读。
每天可以学习成语,请关注我。
赞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