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体育健身

三国演义中剪径赤松林的是谁(名著点滴读20220227))

云基奔 2024-03-10 16:29:05

摘要:《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

《三国演义》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坚以杖画地曰:"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术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

  忽人报坚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曰:"汝来何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儒曰:"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卓大喜曰:"非汝言,吾实不悟。"遂引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聚文武于朝堂,卓曰:"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卓怒曰:"汝阻国家大计耶?"太尉黄琬曰:"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卓出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卓问有何事,毖曰:"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卓大怒曰:"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曰:"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且说孙坚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坚先发兵救灭了火,令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围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无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同回河内。卓兵自往长安。却说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于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祭毕,皆散。坚归寨中,是夜星月交辉,乃按剑露坐,仰观天文。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

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坚得玺,乃问程普。普曰:"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坚曰:"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商议已定,密谕军士勿得泄漏。

  谁想数中一军,是袁绍乡人,欲假此为进身之计,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绍与之赏赐,暗留军中。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笑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坚失色曰:"此言何来?"绍曰:"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坚曰:"玉玺何由在吾处?"绍曰:"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坚曰:"吾本无之,何强相逼?"绍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众诸侯曰:"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之。"绍唤军士出曰:"打捞之时,有此人否?"坚大怒,拔所佩之剑,要斩那军士。绍亦拔剑曰:"汝斩军人,乃欺我也。"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掣刀在手。众诸侯一齐劝住。坚随即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次日,人报曹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操解闷。饮宴间,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绍等无言可对。既而席散,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公孙瓒谓玄德、关、张曰:"袁绍无能为也,久必有变。吾等且归。"遂拔寨北行。至平原,令玄德为平原相,自去守地养军。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却说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乃汉室宗亲;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那七人: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咥,字公孝。刘表与此七人为友;有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辅。当时看了袁绍书,随令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来截孙坚。坚军方到,蒯越将阵摆开,当先出马。孙坚问曰:"蒯异度何故引兵截吾去路?"越曰:"汝既为汉臣,如何私匿传国之宝?可速留下,放汝归去!"坚大怒,命黄盖出战。蔡瑁舞刀来迎。斗到数合,盖挥鞭打瑁正中护心镜。瑁拨回马走,孙坚乘势杀过界口。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孙坚就马上施礼曰:"景升何故信袁绍之书,相逼邻郡?"表曰:"汝匿传国玺,将欲反耶?"坚曰:"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表曰:"汝若要我听信,将随军行李,任我搜看。"坚怒曰:"汝有何力,敢小觑我!"方欲交兵,刘表便退。坚纵马赶去,两山后伏兵齐起,背后蔡瑁、蒯越赶来,将孙坚困在垓心。正是:玉玺得来无用处,反因此宝动刀兵。毕竟孙坚怎地脱身,且听下文分解。

《水浒传》

第五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

  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

  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得恁地?"

  直入方丈前看时,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智深把禅杖就地下搠着,叫道:"过往僧人来投斋。"

  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

  必到香积厨下看时锅也没了,灶头都塌了。

  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提了禅杖,到处寻去;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

  智深喝一声道:"你们这和尚好没道理!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

  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

  智深道:"俺是过往僧人,讨顿饭吃,有甚利害?"

  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那里讨饭与你吃?"

  智深道:"俺是五台山来的僧人,粥也胡乱请酒家吃半碗。"

  老和尚道:"你是活佛去处来的,我们合当斋你;争奈我寺中僧众走散,并无一粒斋粮。老僧等端的饿了三日!"

  智深道:"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老和尚道:"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他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赶出去了。我几个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因此没饭吃。"

  智深道:"胡说!量他一个和尚,一个道人,做得甚么事?却不去官府告他?"

  老和尚道:"师父,你不知;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得的。他这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杀人放火的人!如今向方丈后面一个去处安身。"

  智深道:"这两个唤做甚么?"

  老和尚道:"那和尚姓崔,法号道成,绰号生铁佛;道人姓邱,排行小乙,绰号飞天夜叉。这两个那里似个出家人,只是绿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

  智深提了禅杖,踅过后面打一看时,见一个土灶,盖着一个草盖,气腾腾透将进来。

  智深揭起看时,煮着锅粟米粥。

  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三日没饭吃,如今见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那几个老和尚被智深寻出粥来;只得叫苦,把碗,碟,钵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

  智深肚饥,没奈何;见了粥,要吃;没做道理处,只见灶边破漆春台只有些灰尘在上面,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双手把锅掇起来,把粥望替台只一倾。那几个老和尚都来抢粥吃,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那里抄化得这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

  智深吃了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

  只听得外面有人嘲歌。

  智深洗了手,提了禅杖,出来看时;破壁子里望见一个道人,头戴皂巾,身穿布衫,腰系杂色条,脚穿麻鞋,挑着一担儿,一头是一个竹篮儿,里面露出鱼尾,并荷叶托着些肉;一头担着一瓶酒,也是荷叶盖着。

  口里嘲歌着,唱道∶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

  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恓!

  那几个老和尚赶出来,摇着手,悄悄地指与智深,道:"这个道人便是飞天夜叉邱小乙!"

  智深见指说了,便提着禅杖,随后跟去。

  那道人不知智深在后面跟去,只顾走入方丈后墙里去。

  智深随即跟到里面看时,见绿槐树下放着一条桌子,铺着些盘馔,三个盏子,三双筷子。

  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生得眉如漆刷,脸似墨装,褡的一身横肉,胸脯下露出黑肚皮来。

  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

  那道人把竹篮放下来,也来坐地。

  智深走到面前,那和尚吃了一惊,跳起身来便道:"请师兄坐,同吃一盏。"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个如何把寺来废了!"

  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说!"

  那和尚道:在先沿海寺十分好个去,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禁约他们不得,又把长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来都废了,僧众尽皆走散,田土已都卖了。小僧却和这个道人新来住,持此间,正欲要整理山门,修盖殿宇。"

  智深道:"这妇人是谁?却在这里吃酒!"那和尚道:"师兄容禀∶这个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儿。在先他的父亲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狈,家间人口都没了,丈夫又患了病,因来敝寺借米。小僧看施主檀越之面,取酒相待,别无他意。师兄休听那几个老畜生说!"

  智深听了他这篇话,又见他如此小心,便道:"叵耐几个老僧戏弄酒家!"

  提了禅杖,再回香积厨来。

  这几个老僧方才吃些粥。

  正在那里看见智深忿忿的出来,指着老和尚,道:"原来是你这几个坏了常住,犹自在俺面前说谎!"

  老和尚们一齐都道:"师兄休听他说,见今养一个妇女在那里。着他恰才见你有戒刀,禅杖,他无器械,不敢与你相争。你若不信时,再去走一遭,看他和你怎地。师兄,你自寻思∶他们吃酒吃肉,我们粥也没的吃,恰才还只怕师兄吃了。"智深道:"说得也是。"

倒提了禅杖,再往方丈后来,见那角门却早关了。

  智深大怒,只一脚开了,抢入里面看时,只见那生铁佛崔道成仗着一条朴刀,从里面赶到槐树下来抢智深。

  智深见了,大吼一声,轮起手中禅杖,来斗崔道成。

  两个斗了十四五合,那崔道成斗智深不过,只有架隔遮拦,掣仗躲闪,抵当不住,却待要走。

  这邱道人见他当不住,却从背后拿了条朴刀,大踏步搠将来。

  智深正斗间,忽听得背后脚步响,却又不敢回头看他,不时见一个人影来,知道有暗算的人,叫一声:"着!"

  那崔道成心慌,只道着他禅杖,托地跳出圈子外去。

  智深恰才回身,正好三个摘脚儿厮见。

  崔道成和邱道人两个又并了十合之上。

  智深一来肚里无食,二来走了许多程途,三者当不得他两个生力;只得卖个破绽,拖了禅杖便走。

  两个捻着朴刀直杀出山门来。

  智深又斗了几合,掣了禅杖便走。

  两个赶到石桥下,坐在栏干上,再不来赶。

  智深走了二里,喘息方定,寻思道:"洒家的包裹放在监斋使者面前,只顾走来,不曾拿得,路上又没一分盘缠,又是饥饿,如何是好?"待要回去,又敌他不过。

  "他两个并我一个,枉送了性命。"信步望前面去,行一步,懒一步。

  走了几里,见前面一个大林,都是赤松树。

  鲁智深看了,道:"好座猛恶林子!"

  观看之间,只见树影里一个人探头探脑,望了一望,吐了一口唾,闪入去了。智深道:"俺猜着这个撮鸟,是个翦径的强人,正在此间等买卖,见洒家是个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那厮却不是鸟晦气!撞了洒家,洒家又一肚皮鸟气,正没处发落,且剥那厮衣裳当酒吃!"

  提了禅杖,迳抢到松林边,喝一声"兀那林子里的撮鸟!快出来!"那汉子在林子听得,大笑道:"我晦气,他倒来惹我!”就从林子里拿着朴刀,背翻身跳出来,喝一声:“秃驴!你自当死!不是我来寻你!"

  智深道:"教你认得洒家!"

  轮起禅杖,抢那汉。

  那汉捻着朴刀,来斗和尚,恰待向前,肚里寻思道:"这和尚声音好熟。"

  便道:"兀,那和尚,你的声音好熟。你姓甚?"

  智深道:"俺且和你斗三百合却说姓名!"

  那汉大怒,仗手中朴刀,来迎禅杖。

  两个斗到十数合后,那汉暗暗喝采道:"好个莽和尚!"

  又斗了四五合,那汉叫道:"少歇,我有话说。"

  两个都跳出圈子外来。

  那汉便问道:"你端的姓甚名谁?声音好熟。"

  智深说姓名毕,那汉撇了朴刀,翻身便翦拂,说道:"认得史进么?"

  智深笑道:"原来是史大郎!"

  两个再翦拂了,同到林子里坐定。

  智深问道:"史大郎,自渭州别后,你一向在何处?"

  史进答道:"自那日酒楼前与哥哥分手,次日听得哥哥打死了郑屠,逃走去了,有缉捕的访知史进和哥哥赍发那唱的金老,因此,小弟亦便离了渭州,寻师父王进。直到延州,又寻不着。回到北京住了几时,盘缠使尽,以此来在这里寻些盘缠。不想得遇哥哥。缘何做了和尚?"

  智深把前面过的话从头说了一遍。

  史进道:"哥哥既肚饥,小弟有干肉烧饼在此。"

  便取出来教智深吃。

  史进又道:"哥哥有既包裹在寺内,我和你讨去。若还不肯时,何不结果了那厮?"

  智深道:"是!"

  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再回瓦罐寺来。

  到寺,前看见那崔道成,邱小乙,二个兀自在桥上坐地。

  智深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

  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败将,如何再敢厮并!"

  智深大怒,轮起铁禅杖,奔过桥来,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

  智深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

  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那飞天夜叉邱道人见了和尚输了,便仗着朴刀来协助。

  这边史进见了,便从树林里跳将出来,大喝一声:"都不要走!"

  掀起笠儿,挺着朴刀,来战邱小乙。

  四个人两对厮杀。

  智深与崔道成正斗到深涧里,智深得便处,喝一声"着"只一禅杖,把生铁佛打下桥去。

  那道人见到了和尚,无心恋战,卖个破绽便走。

  史进喝道:"那里去!"

  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

  史进踏入去,掉转朴刀,望下面只顾肐肢肐察的搠。

  智深赶下桥去,把崔道成背后一禅杖。

  可怜两个强徒,化作南柯一梦,智深史进把这邱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

  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邱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

  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智深道:”既有了包裹,依原背了。“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

  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

  背在身上,寻到厨房,见鱼及酒肉,两个打水烧火,煮熟来,都吃饱了。

  两个各背包裹,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火起来。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都着了。

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二人厮赶着行了一夜。

  天色微明,两个远远地见一簇人家,看来是个村镇。

  两个投那村镇上来。

  独木桥边一个小小酒店,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

  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奔投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

  便打开包裹,取些酒器,与了史进。

  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

  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

  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你到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

  史进去了,只说智深自往东京,在路又行了八九日,早望见东京;入得城来,但见街坊热闹,人物喧哗;来到城中,陪个小心,问人道:"大相国寺在何处?"街坊人答道:"前面州桥便是。"

  智深提了禅杖便走,早进得寺来;东西廊下看时,径投知客寮内去。

  道人撞见,报与知客。

  无移时,知客僧出来,见了智深生得凶猛,提着铁禅杖,跨着戒刀。

  背着个大包裹,先有五分惧他。

  知客问道:"师兄何方来?"

  智深放下包裹,禅杖,唱个喏。

  知客回了问讯。

  智深说道:"洒家五台山来。本师真长老有书在此,着俺来投上刹清大师长老处讨个职事僧做。"

  知客道:"即是真大师长老有书,合当同到方丈里去。"

  知客引了智深,直到方丈,解开包裹,取出书来,拿在手里。

  知客道:"师兄,你如何不知体面?即刻长老出来,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条、坐具、信香来,礼拜长老使得。"

  智深道:"你如何不早说!"

  随即解了戒刀,包裹内取出信香一炷,坐具,七条半晌没做道理处。

  知客又与他披了架裟,教他先铺坐具。

  少刻,只见智清禅师出来。

  知客向前禀道:"这僧人从五台山来,有真禅师在此。"

  清长老道:"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知客叫智深道:"师兄,快来礼拜长老。"

  只见智深却把那炷香没放处。

  知客忍不住笑,,与他插在炉内。

  拜到三拜,知客叫住,将书呈上。

  清长老接书,拆开看时,上面写道:”智真和尚合掌白言贤弟清公大德禅师,不觉天长地隔,别颜睽远。虽南北分宗,千里同意。今有小浼:沿海寺檀越赵员外剃度僧人智深,俗姓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鲁达,为因打死了人,情愿落发为僧。二次因醉,闹了僧堂,职事人不能和顺。特来上刹,万望作职事人员收录。幸甚!切不可推故。此僧久后正果非常,千万容留。珍重,珍重!清长老读罢来书,便道:"远来僧人且去僧堂中暂歇,吃些斋饭。"

  智深谢了。

  收拾起坐具、七条,提了包裹,拿了禅杖,戒刀,跟着行童去了。

  清长老唤集两班许多职事僧人,尽到方丈,乃云:"汝等众僧在此,你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这个来的僧人原是经略府军官,原为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你那里安他不得,却推来与我!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千万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

  知客道:"便是弟子们,看那僧人全不似出家人模样。本寺如何安着得他!"都寺便道:"弟子寻思起来,只有酸枣门外退居廨宇后那片菜园,如常被营内军健们并门外那二十来个破落户侵害,纵放羊马,好生罗唣。一个老和尚在那里住持,那里敢管他。何不教此人去那里住持?倒敢管得下。"

  清长老道:"都寺说得是。"

  教侍者去僧堂内客房里,等他吃罢饭,便将他唤来。

  侍者去不多时,引着智深到方丈里。

  清长老道:"你既是我师兄真大师荐将来我这寺中挂搭,做个职事僧人员,我这敝寺有个大菜园在酸枣门外岳庙间壁,你可去那里住持管领,每日教地人纳十担菜蔬,馀者都属你用度。"智深便道:"本师真长老着酒家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僧做个都寺监寺,如何教酒家去管菜园?"

  首座便道:"师兄,你不省得。你新来挂搭,又不曾有功劳,如何便做得都寺?这管菜园也是个大职事人员。"

  智深道:"酒家不管菜园;杀也都寺,监寺!"

  知客又道:"你听我说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都寺,监寺,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得方丈,怎便得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

  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酒家明日便去。"

  清长老见智深肯去,就留在方丈里歇了。

  当日议定了职事,随即写了榜文,先使人去菜园里退居廨宇内挂起库司榜文,明日交割。

  当夜各自散了。

  次早,清长老升法座,押了法帖,委智深管菜园。

  智深到座前领了法帖,辞了长老,背了包裹,跨了戒刀,提了禅杖,和两个送入院的和尚直来酸枣门外廨宇里来住持。

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盗菜蔬,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

  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服我们!"

  数中一个道:"我有一个道理。他又不曾认得我,我们如此便去寻得闹?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恭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颠那厮上粪窖去,只是小耍他。"

  众泼皮道:"好!好!"

  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却说鲁智深来到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

  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

  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

  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师父新来住时,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

  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

  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颠智深。

  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

  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那伙泼皮怎的来颠智深,且听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