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媒体创业有什么机会(2023年)
云基奔 • 2024-01-09 23:39:35 • 次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660篇原创文章
周末时间,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不谈什么政策大势,而是站在真正普通人的角度和立场,基于现实和环境,和大家聊一聊活在当下,谋求发展的一些话题。
2023年的当下,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和环境?
当然,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就在刚刚过的第一个季度,和四月份开局的一周这么一段时间里面,有几个热点新闻事件,或许能够勾勒出具有普遍性的现实:
一个是“大学生被骗往缅北,成功获救”,当然这是好事;
另一个就不太好了,那就是“天门山四人跳崖”事件,虽然官方已经给出定义,但是事件背后的一些对社会当下现实的映射,一些声音,还是值得重视。
这些新闻热点事件,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正式的报道和内容,也不是这篇文章要和大家去深入讨论分析的内容,只是作为一个楔子,切入对2023年当下经济环境和现实的真实认知:
经济下行,群体阵痛,存量到来,博弈残酷。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动向和信号,其实也都指向这个现实,而认知现实,才能有意义的去谈论行动和策略。
没有任何唱衰看空的意思,丰年好过,荒年也要过好,过好的前提,就是看清形势,理性面对。
环境认知,不多展开,如果觉得上面这个认知不符合现实体感的朋友,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并不是适合,也不强求。但是如果觉得这样的认知能够产生共鸣,那么这篇文章,值得大家花费时间和耐心去看一看。
存量时代,是当下中国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关于存量时代的分析,我会另外撰写专题文章进行详细分析,这里只用这个定义,来展开本文对于普通人,基于现实和时代环境,如何实现稳定生存,谋求发展突破,以及寻找翻身机遇的讨论和研究。
没有任何鸡汤励志的内容,更不会云里雾里假大空,和大家聊点硬核,有意义的趋势策略和机会观点。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第一个建议:关注宏观大势,但是更要懂得抓住“小势”
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说过这么一句话: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经济社会,谈钱不俗,想要在经济社会和时代环境中生存发展,赚钱这件事,就是摆在所有身处其中个体,一个必然的基础技能,也是追求。
赚钱,勤奋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对方向。
对普通人来说,走对路,才能赚到大钱。
而勤奋,只是在走对路之后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的每一篇文章里面,都有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
普通人想要翻身,只有三条路,考公,投资和创业。任何付出时间和劳动的打工,都是最基本的生存选择,而不是翻身选择。
但这几条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
很难,试错成本太高,搞不好就是负债累累,要么就是一无所获,这辈子爬不起来了。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中国古人成事的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说白了,就是不懂势。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自己懂的很多,却依然过的不好,关键就在这里了。
一大堆油腻的中年人,在酒桌和街头巷尾,唾沫横飞,挥斥方遒,道理博古通今,有没有画面感了?
看懂关注大势,宏大叙事,很重要,也很有意义,但是在赚钱这个具体的事情上面,还是要结合自身所能接触和把握的小势。
不懂借势,不能翻身,不借小势,生存堪忧!
什么是借势?
有人说是20年前买房,10年前做电商,5年前做短视频,这是顺势。
没错,但是这种势普通是抓不住的。
别不服气,不信邪的可以跟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去炒炒股票,让现实教育毒打一下再回来说话。
大势只属于两种人:
有资源、有背景、有专业积累的人;
要么就是误打误撞,但是运气爆棚的人。
这些跟随大势起来的案例,会带来一个误区认知:让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踩到了趋势,就能富起来。
幸存者偏差,就是这么来的。
大势,是大方向,是宏观趋势,是时代风向,是主线没错,跟上这样的主线,是基本操作。
但是要想落到微观个体身上,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翻身逆袭,对应的小势,更为重要。
借小势,就是在看准大势的环境下,找到一个小的,自己能干的切口,干进去,参与进去。
而不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在门口指指点点,抱怨羡慕,评头论足。
普通人,想要翻身突破,大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小环境中得机会和风口,更重要。
这是基础认知,希望能够和看到的朋友们,产生共鸣,形成共识。
绝对不存在对所有人都友好的美好时代,但是一定存在对部分人,个别行业特别友好的时代。
没有最差的时代,只有最差的人。究竟是被时代选择,还是被时代抛弃,实际上真正做出选择和行动的,都是人自己。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存量时代,没有真实必然需求的商业模式,都是没有生存发展想象力的
存量,是当下时代的环境特征,存量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非常难受的“再分配”阶段。
对于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当下就处于这样的一个艰难阶段之中。
依靠个人的力量和意志,是无法改变这种时代阶段的,而从这样的阶段中走出,迎来新的阶段,也是艰难,而且充满不确定性的。
那能怎么办?日子难过,就不过了么?
当然不是,不仅要过,还要生存的好,还要谋求发展,还要发现机遇,这也是人类历史进步历程带来的经验:要是遇到艰难就躺平,历史上那么多战争和工业革命是怎么来的?
当然,宏大叙事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能为力,说不上话,看清现实就可以了。
但是,从微观现实出发,有真实需求的地方,永远都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需求层次这个图,建议在当下谋求翻身发展的朋友,多看多想:
图片来源:网络
然后我给大家进一步具象化一下这个需求体系,从生意,商业的角度细化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
存量时代,对于商业活动来说,会有一个需求回归,挤压非必要泡沫的过程。
所谓奢侈品,高档豪宅这样的消费,和普通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普通人想要保障生存,一切关联的商业活动和投资行为,都必须要建立在真实需求之上。
真实需求,不是创造和刺激出来的伪需求,在中国,最基础的,就是衣食住行。
契合最基础的真实需求,去进行投资创业,不一定大富大贵,但是犯错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这一点很重要,普通人翻身最难的一点,就是犯错成本无法控制,只要抓住真实需求,哪怕做的不好,也能将损失和失败带来的成本问题,进行控制。
更重要的一点,真实需求的市场化检验,没有故事可讲,存量时代,生存第一,没有故事。
而没有真实,现实存在需求支撑的生意和商业,在存量环境中,要么依靠造梦续命,要么就是被现实消灭。
大家结合自己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和当下工作来看一看,是否符合这个“真实需求支撑”的逻辑?
如果不符合,那就不要指望有什么大的发展和机会了,苟喘残存,才是本质。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基于当下中国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梳理分享几个可见的赛道
建立了共识,打好了基础,那么在这个环节,和大家结合当下的现实,梳理分享几个值得普通人群体关注和尝试的赛道:
1,注意力经济,是当下中国经济环境中,一个重要的赛道。
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人,男女老幼,哪一个不是每天捧着手机在看?
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就在这里。
从自媒体,到直播带货……可以切入的地方有很多,而互联网注意力经济,是普通人群体,试错成本最低,周期最快,提高收入效率最高的一个可见赛道。
2,AI智能化时代,最不怕被时代冲击的,就是体力和技术劳动群体。
工业革命对应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带来经济发展的红利到来以前,一定会对传统生产力群体造成冲击。
这是很多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一个残酷现实: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失业潮。
2023年,最大的冲击,就是AI人工智能对白领群体的取代。
这种时代大潮之下,首要的生存原则,就是不要加入有可能被取代的群体。
而是从“不可取代,无法取代”的角度切入。
3,存量竞争,能够缩短商品流通的一切行为,能够取代传统商品渠道的一切模式,都是重要的财富增量赛道。
以直播卖货为例,本质上,之所以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迅速发展,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直播带货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环节和渠道。
2023年,中国很多外贸和工厂,面向国际市场,也开始进行视频和直播的尝试,很多互联网大厂已经躬身入局。
从本质到现象,实际上已经说明传统商业中的很多环节和成本,正在被加速消灭。
商铺的业态会越来越少,商业设施的价值会不断贬值。这就是大势。
而从小势的角度来看,打不过就加入,适者才能生存,生存才谈发展。
4,关于投资:存量时代,现金为王,才是普通人最后的底线
2023年全球经济仍然不够明朗,对于普通人而言,持有现金类、及其它防御类资产或许是保护钱袋子的最有效策略;
而对于专业投资者,也将继续面临刀尖上行走的风险。
当然,这个说法和观点,对于赌性很强,心存侥幸,或者是过去因为时代赚到过钱的群体来说,完全是废话。
普通人有翻身的诉求没错,但是在大风大浪里面去博运气,是不可取的。
豪赌即使一时得手,最终大概率还是以一贫如洗收尾。
想要翻身,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生存下来才有的谈,2023年,对于普通群体来说,想要通过投资实现突破,关键就在于,用看的见的钱,去投信得过的人,去跟有小势的事,去买有真实需求支撑的货。
说的简单,但是其实对于普通群体来说,以上几条,能满足一条都很难。
如果没有条件,就拿着现金等机会,总不会错。胡乱盲目,必然后悔。
从人类经济发展和历史来看,顽固分子,永远没有胜利的可能。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存量时代,学会适应和生存,更需要增量思维和尝试
存量和增量思维,其实是任何时代谋求更好发展群体,都需要必备的一种思维。
存量是过去,增量是未来,
存量是静态,增量是动态,
全世界包括中国,处于存量博弈的阶段,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试图去展望和分析,实际上对于普通群体都是宏大叙事层面的无用功。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环境,实现适应和生存,然后保持增量思维并敢于尝试。
存量思维,是认知和看懂当下时代;
比如以房地产行业为突出代表,从一个以开发为主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和运营时代。
在房地产行业和楼市存量时代背景下,还想要在这样的方向上谋求增量,那就是不识时务。
增量思维,是随时放弃存量、拥抱增量,摆脱生存困境,实现异军突起。
增量思维如何进行尝试?
文章最后,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1,发现不对称优势,主动错位发展。
就业难,竞争激烈,那么就要在主流职场和工作以外,去寻找和尝试新的收入来源。
2,跟对人,做对事。
中国经济环境中,能够创业成功的,基本上都是业务一线杀出来的人,而不是搞技术的。
大家可以吐槽讽刺这个现实,但是不能否认这个结论。
没有经验,就不要创业。就算是进入职场和公司,也要跟着能吃肉的人,这一点很重要。
3,存量+增量=守正出奇。这或许是普通人翻身最靠谱的底层逻辑。
对于个人来说:存量,就是自己的专业、技能,要不断优化,这个是为自己提供稳定现金流的。
对于个人来说:增量,其实也就相当于这两年提的比较火的“副业”。
存量环境,必然内卷,而内卷这个事情,本身又是没有增量的,停止无效内卷,向外卷,才是增量思维的价值所在。
以上,就是周末时间,基于对当下时代和环境的认知,进行的一次关于普通人翻身机会的思考和讨论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周末随笔,不登大雅,记录分享,心存善念。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