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趣闻百科

路灯下的小姑娘歌词(桃李春风)

云基奔 2024-03-24 06:00:04

摘要:《路灯下的小姑娘》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歌词是中国艺术家黄蒲生根据外国曲子重新创作的。原曲来自1983年成立的德国柏林演出团队ModernTalking,团员包括作曲者兼制作人Diet

《路灯下的小姑娘》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歌词是中国艺术家黄蒲生根据外国曲子重新创作的。原曲来自1983年成立的德国柏林演出团队Modern Talking,团员包括作曲者兼制作人Dieter Bohlen以及当时堪称“少女杀手”的主唱Thomas Anders,两人组成了欧洲著名的舞曲组合。据说此歌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传唱。

原歌词内容讲述的是在兄弟情和爱情之间的抉择,普通话版的《路灯下的小姑娘》,讲述的则是对一个深夜离家在外的小姑娘的深切关心。根据外国歌曲旋律来填写汉语歌词,这很有意思。我很想知道黄蒲生创作出迥然不同于原歌词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原因触动他去改写出这样好的歌词呢?那个路灯下哭泣的“小姑娘”萦绕了多少听众的心,作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很多人写文章谈翻唱问题。有学者谈道,《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是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词,李焕之编曲,是成功翻唱的典范。《人民音乐》杂志2016年第12期发表了郭鹏的《蕴藏在“细节”中的流行机制——翻唱歌曲文化新解》一文。作者认为,翻唱版从多个角度对原曲进行拓展与突破,呈现出焕然一新的艺术风貌,展示出新时代流行工艺的较高水平。翻唱歌曲既熟悉又新鲜,既经典又流行,同时萌生重温的适意感和戏拟的快感。

我还了解到,很多歌手就是借助翻唱艺术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成就。比如著名歌手周华健说,他翻唱齐豫的经典之作《橄榄树》,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他说,正是齐豫的《橄榄树》指引他走向歌坛,“真正影响一生”。

《中国好声音》在翻唱过程中因为没有处理好著作权问题,遇到了一些麻烦,比较典型的是《烛光里的妈妈》著作权一案。于是,这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语文学习中是否存在“翻唱”学习方式呢?我想到了仿写。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强调“翻唱”的作用。有的老师让学生仿写《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语言之美。我也让学生仿照《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长沙》《登高》《前赤壁赋》等诗文仿写古体诗赋。我自己写的《独立亭赋》就模仿了《滕王阁序》等。古代、现代仿写的例子很多,实践证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确可以尝试“翻唱”手法。

中国文学发展史也证明“翻唱”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规律。人们在“翻唱”中学习,在继承中创新。我们读《楚辞》,就能看到《诗经》的影子;我们读宋词,能够看到唐诗的影子。离开了“翻唱”,很多作品就无法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翻唱”的本质就是学习。离开了“翻唱”,就很难顺利前进。

“翻唱”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竞争,我们希望这个过程是合理合法的。将来的世界应该更加包容,互通有无,就像中国的造纸技术、印刷技术、航海技术、火药技术曾经对世界文明起到重要影响一样,我们也要不断向外国学习。

(作者:程翔 北京一〇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编辑:郑晓晓】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