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发射时间(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云基奔 • 2024-03-12 13:08:15 • 次
2007年10月24日 (农历九月十四),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下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长度18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嫦娥一号是中国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自2004年1月立项,第一阶段耗资十四亿人民币。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彰显了我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颗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卫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未知的渴望和对和平利用太空的梦想。
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的几年里,中国航天事业继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它不仅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补充探测,还成功地对小行星进行了近距离观测,进一步拓展了中国航天器的探测2范0围1。2年9月19日,嫦娥三号卫星的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任务,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整体水平。
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后,中国航天器不仅可以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还可以在其他地外天体上实这现些着成陆果和不巡仅视让探中测国。航天事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也为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力。如,在卫星制造、发射和测控等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此外,卫星数据的应用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比如地质、气象、环境监测等。
总之,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探索未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