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杂谈

甲酯是什么(甜味剂的前世今生)

云基奔 2024-03-11 14:48:29

摘要:何娟,胡琴,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药剂科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编辑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个

喜欢甜食的朋友看过来:甜味剂的前世今生

何娟,胡琴,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药剂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人工合成和半合成的代替蔗糖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大部分人工合成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热量的糖,其甜度一般比蔗糖高10倍至数百倍,但它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

人工合成甜味剂分为磺胺类、二肽类、蔗糖衍生物三类,已历经6代产品,依次为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纽甜。

1. 磺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

(1) 糖精钠。糖精钠又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钠盐,于1879年被发现,是最古老的甜味剂,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史,甜度是蔗糖的200~500倍。因其价格低廉、机能稳固,不易被人体接收,大部分以原型从肾脏排泄而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因其味质较差、有显著后苦、安全性等问题而存有争议,于是我国出台了严格限定糖精应用的政策,并划定婴儿食品中不得应用糖精钠。

(2) 甜蜜素。甜蜜素的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钙,于1937年被发现后使用,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因其甜味纯粹,稳固性好,能够取代蔗糖或与蔗糖混杂应用而被人们所认可。甜蜜素还常与糖精钠混杂应用,可加强甜度并削减糖精的后苦味,同时降低了成本。我国于1987年同意应用甜蜜素,主要用于蜜饯、酱菜、糕点等,它是当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甜味剂。有关甜蜜素是否有致癌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对它的安全性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定论。

(3) 安赛蜜。安赛蜜的化学名称为6-甲基-1,2,3-恶唾嗦-4(H)-酮-2,2-二氧化钾,又称为乙酸磺胺酸钾,于1983年初次在英国获得批准使用,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安赛蜜是目前世界上稳固性最好的甜味剂之一,其甜味纯粹而强烈,与阿斯巴甜合用有显著增效作用,适用于焙烤食物和碳酸饮料。安赛蜜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性价比和安全性较高,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甜味剂之一。1992年,我国同意安赛蜜可用于饮料、冰淇淋、糕点、蜜饯、餐桌用甜料等。

2. 二肤类人工合成甜味剂

(1) 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APM),又名阿斯巴坦,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优点:(1)安全性高,甜味纯粹,是迄今为止跟蔗糖最相近的甜味剂;(2)其与蔗糖或其余甜味剂混杂应用有协同作用,使食物更鲜美可口。阿斯巴甜的缺点:(1)其在强酸强碱中或在低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使食物具有苦味,不适宜制造温度较高的面包、饼干等食物;(2)阿斯巴甜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因其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大影响。我国于1986年同意在食物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餐桌甜味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

(2) 纽甜。纽甜的化学名称为N-[N-3,3-二甲基丁基]-L-a-天门冬氨酞-L-苯丙氨酸1-甲酯,也称为乐甜。2001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先批准使用,甜度是蔗糖的7000~13000倍,是当前最甜的甜味剂。纽甜价格低、甜度高、安全稳固性高,适用于蛋糕、曲奇等焙烤食品。纽甜进入人体后不会被分化成单个氨基酸,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是取代阿斯巴甜的具备更辽阔应用前景的第二代二肤类甜味剂。我国于2003年同意应用,可用于各种食物。

3. 蔗糖衍生物类人工合成甜味剂

三氯蔗糖属于蔗糖衍生物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其化学称号为1,4,6-三氯蔗糖((TGS),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1991年加拿大首先同意用于食物,甜度为蔗糖的600~650倍。三氯蔗糖的优良特性:(1)热稳固性好;(2)适用于酸性至中性食物,可掩饰苦涩味;(3)易溶于水,适用于碳酸饮料;(4)甜味纯正,具有新一代最佳甜味剂之称,其常常受到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主流饮料厂商青睐。我国于1999年批准应用,其和安赛蜜是当前发展最成熟、性价比和安全性双高的人工合成甜味剂。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