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班干部(班主任攻略之如何选好班干部高中大学适用)
云基奔 • 2024-03-09 00:04:36 • 次
班干部想必对每一个上过学的中国人都不陌生。其实,担任班干部对大多数学生能起到锻炼口才、处理事务、培养专业的能力。可现在也存在着很多班干部管理不规范而引发的学生官僚主义等不合理的现象。我们认为适当、科学的担任班委是对学生有好处的,尤其是在高中大学阶段。数据显示,毕业后担任公务人员的人在学生阶段基本都有当班干部的经验。本文讨论的是如何选好班委,至于那些鸡蛋里挑骨头、建议废除班干部制度的看官请出门左转不送了。
那对于班主任来说,选好一届班委,对班级管理相当重要,对每个班委成员乃至全班同学的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那如何才能选出合理的班委呢?
总的来说,班委的产生有两种办法:一是班主任直接委任,二是学生民主选举。
班主任直接委任是上世纪流传下来的老办法,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在老师心中的映像。而这种方式是有很多漏洞的:首先班主任没法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的了解一个学生,然后在将其委任为班委,加之很多孩子在老师面前的表现和在家长、同学面前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最终容易导致老师对班委的任命有失公允。其次, 很重要的,班主任直接委任可能滋生任人唯亲、任人唯金的状况。毕竟班主任也是人,而且现在社会对老师收黑钱的制约最大取决于班主任的人格修养,教师行业收黑钱的风险远远小于公务人员。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以学生自我管理的形式民主选举出班委成员,这种方式除了营造公平的教育氛围之外,其实也是对师道尊严的自我约束和保护。
学生民主选举也大同小异,主要形式是民主投票选出全班学生心目中的当选人。在这里侃侃为大家提供一种选举流程以供参考:
要注意的是,班级刚刚组建,要给全班同学互相了解的时间,建议一个月左右。在这一个月内可以用学生自我推荐、全班投票的方式、以1:10的比例选出临时负责人,负责这一月的事务,这一个月也可以算作一种类似于试用期的考核。注意,临时负责人一定要选好,根据经验,将来的主要班干就是在临时负责人里产生的。
一个月后,班主任在当众公布选举规则、班干职位后。正式开始选举班委。
第一,要尊重自我意愿。在选举出每一个班委人选前,要确保该人选有兴趣、愿意担任这一职位,毕竟还是学生,有的学生能力强但志不在此,不愿担任班委,当选后会严重影响日后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在公布班干职位后,要给大家一定的考虑时间,按照先自我推荐、再投票竞选的方式来选举。比如,选举班长前,班主任先明确班长的职责是哪些,公开询问哪些学生愿意竞选班长,由竞选人上讲台进行类似竞职讲话后再开始投票。
第二,要科学制定选举顺序,先选出主要班委,一职一投。在选举中切不可一次投票选出全部班委,否则会埋没一部分学生。有的班主任会让大家在一张纸上写下各个职位的人选,按照全班统计的票数确定人选,其实这里是有漏洞的:比如,甲乙两人都竞选班长,丙丁两人都竞选副班长,全班人数41人,分别得票为甲21、乙20、丙40、丁1,甲当选班长是没有异议的,但乙在竞选班长失败后,却因为选举是同时进行而无法参选副班长,从而使丙担任副班长。分析之后,乙若是与丙再竞选副班长,可能乙会胜出。
第三,建议在选出班长、团支书这两个最主要班干之后,就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因为在实际中,许多工作地分配是由班长、团支书完成的,而部分班委在当选后会出现工作不积极状态。比如,学校安排各班级体育委员开展组织拔河比赛的活动,由班长传达到体育委员后可能出现体育委员不执行、拖延的状况,从而这一项工作又由班长大包大揽,班长过度工作浪费了时间,而体育委员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得到应有的锻炼,这是违背选举初衷的。所以,最好在选举职能班委的时候,多参考班长团支书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由班长、团支书提名相关委员,再由全班选举通过。在班长、团支书提名与全班同学意愿不统一时,再按照全班意愿无提名选举。这样有利于班长、团支书能够高效管理班委。
第四,全体班干部可以一学期或者一年选举一次,使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使不愿再担任的同学即时放下重担。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