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西华大学具体位置(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与本部区别)
云基奔 • 2024-03-07 14:40:46 • 次
西华大学,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根据学校官方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宜人,设施设备齐全先进,图书文献资源丰富,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首批文明校园、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是一所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综合性大学。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00余名;设有21个学院,开设77个本科专业,拥有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4.5万余人。
下面关于西华大学的校区情况就为大家一一介绍,这样就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宜宾校区与校本部的区别。
郫都校区——
郫都校区是西华大学的校本部、老校区,地址位于郫都区红光镇(但是学校属于金牛区,相当于是一块飞地),成都一绕旁。距离犀浦地铁站2.5公里,红高站(六号线,在建)1.4公里,成灌城际铁路710米。有多条共建线路。本科,研究生都在校本部。
根据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成都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精神。1960年初,为适应实现国家农业机械化和部分电气化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大量、迫切需要,四川省委决定以郫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为基础筹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
1961年7月,四川省委决定将郫县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撤销,除留下少数工勤人员外,其余教职工由省统一分配到其它学校,而将该校校址、房屋建筑及附属机械厂移交给四川农业机械学院。9月初,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举行首届开学典礼。1964年12月12日,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划归省机械工业厅管理。1971年9月,四川省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迁来四川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于是有两所同名而互不隶属的学校分设在川东、川西。
1972年7月28日,四川省革委会决定,将北京迁重庆市北碚区的四川农机学院更名为重庆农业机械学院,学院(即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83年7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通知,同意成都农机学院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
郫都校区(校本部)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红光大道9999号
彭州校区——
西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即西华大学彭州校区,是西华大学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培养全日制高等专科学生而组建的学校直属学院。在校专科学生3270余人,学院座落在素有“天国彭州多崎景”之称的牡丹之乡——彭州市中心,距成都市、校本部约二十公里,生活、交通十分方便。
校区设有管理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设计系等院系,专业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以上专业学制为三年,专科学历。
彭州校区,老校区地址: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南大街276号;新校区地址:四川省彭州市天府西路99号。
人南校区——
西华大学人南校区是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校址所在地,1982年四川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立,1999年学院正式在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高职专科生;同年,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经济管理学院。2008年9月学校整体并入西华大学,保留中国企业管理成都培训中心,校址更名为西华大学人南校区。
西华大学2008级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四个本科专业以及部分经管类专科专业就读于人南校区。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本科2005、2006、2007级就读于校本部。
2013年开始,西华大学人南校区停止招生。2015年7月,西华大学人南校区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西华大学人南校区已停止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改设西华大学科技园,并吸引若干创业型企业入驻。
人南校区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区,新建了教学综合大楼、学生公寓和塑胶运动场,多数教室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标准语音实验室及其他专业实验室更换一新,并建有一批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22万余册,全开架自由借阅。
人南校区于1984年至1997年承担中国政府与加拿大政府的合作项目,在教学中较早地引入了发达国家管理学科教学培训的理念、内容与方法,有数十名教师曾赴加拿大等境外攻读学位和进修;拥有一支有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人南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37号
宜宾校区——
宜宾校区坐落于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是西华大学与宜宾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及研究生部(宜宾分部)所在地,校园一期占地450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13.9亿元,实验设施设备价值1.49亿元。校区2017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9月投入使用。校区包含了教学楼、实验楼、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厂房、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硬件设施。
2016年7月29日,西华大学与宜宾市、“中博四川智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宜宾市达成合作办学意向;8月22日,双方签订《宜宾市人民政府西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1月18日,双方签约共建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正式拉开校区建设的大幕。校区一期占地450亩,于201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入驻学生达到4600余人。二期占地550亩,将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宜宾校区二期由国际建筑设计大师、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张永和设计。
校区建筑单体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特性赋予各具特点的外观语言,整体色调以灰色、橙色为主色调,寓意“辉煌、恢弘”的发展前景,整体和谐,和而不同。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建筑格局采用典型的“簇群”式布局模式,注重功能分区的复合化和组群化,包含教学、生活、体育运动复合功能,按照学校的学科特色分为南北两大功能组群,便于管理和使用。
校区将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研究院及相应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器(园)、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农业、食品调味品加工、机器人试验推广应用等领域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申报、项目论证、项目咨询、技术服务等合作。
同时,双方将共建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究、新型农机装备产业研究、绿色食品产业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页岩气产业研究、水利水电产业研究、节能环保产业研究、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等平台,开展相关研究、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公共实训、继续教育。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左侧,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右侧。
宜宾校区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路三段1号
易三仓(泰国)校区——
易三仓校区是西华大学与泰国易三仓大学于2018年开始合作共建“西华大学泰国易三仓校区”旨在深度融合两校优质教育资源,招收泰国及其它东盟国家的优秀学生,开展本科和硕士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海外校区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合作办学水平,深化与泰国大学的教育合作。
下一步,西华大学将积极推进海外校区的建设工作,聚焦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推进四川省省属高校“走出去”,提升省内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与海外影响力做出贡献。
在西华大学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同签署校际合作协议的背景下,为有志于提升学历的西华学生与教师提供一个渠道,旨在通过两校名师的共同授课,国际师资,学分互认,课程共建,培养“一带一路”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扎实学术基础的高层次人才。
项目采用易三仓大学硕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符合授位条件毕业生,颁发易三仓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学位获中国教育部认证。
主要招生对象为西华大学本科应往届毕业生(3.5年本科即可入学);西华大学专科应往届毕业生;西华大学应往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最后总结,以上就是西华大学各个校区大致的情况,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与本部的区别,两个校区主要的区别在于,郫都校区(校本部)主要是负责学校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而宜宾校区是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除了承担教学工作之外,更多的是承担前沿科研项目,产业孵化,从而推进和拉动地方经济向前发展的工作,简单的可以理解为郫都校区(校本部)的作用偏向于学生教学,宜宾校区的作用更偏向于科研技术实际应用与转化,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扩展资料
泰国易三仓大学介绍:
位于泰国曼谷的易三仓大学创立于1901年,设有12个学院,工商管理、计算机专业在亚洲最具影响力、毕业生大多在工业、政府、银行和跨国公司中任职,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方面均表现出众。易三仓大学共有3个校区,在校注册学生达到两万多人,有来自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留学生。中国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女士,就曾在2000年4月获得易三仓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易三仓大学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本科课程覆盖12个院系的38个专业从文理工商到医学和艺术都有,另外还有22个硕士学位点,13个博士学位点,文凭被中国及欧美各高校所承认,毕中生可到世界各地深造更高学位,并转、续学分。泰国私立大学综合排名NO.1;中国教育部国学监管机构优先推荐的泰国高校之一;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社会名流子女优先考虑就设易三仓大学。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