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家居生活

多春鱼的产地是哪里(中国第三次降低消费品关税)

云基奔 2024-01-11 01:17:06

摘要:2017年11月24日,财政部关税司网站发布了《我国将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将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继2017年6月,国家首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之后,第三次大幅

2017年11月24日,财政部关税司网站发布了《我国将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将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继2017年6月,国家首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之后,第三次大幅度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自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国务院要求,自2015年以来,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合理增加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我国已陆续降低了部分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在此前降税的基础上,本次进一步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范围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各类消费品,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口结构变化,人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紧紧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国内一时供给不上的一些优质产品和特色优势产品,有利于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引导国内供给体系转型升级。

从财政部关税司网站上的公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家在2015年6月、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连续三次大幅度调低进口消费品关税,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全球罕见。如此大幅度、高频次降税的目的何在?影响将如何?让八鲜过海来为大家解读。

财政部关税司网站上清楚地标出三次消费品进口关税的调整日期

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进口替代战略已然形成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80年度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一直是利用我们的土地、物产、农产品、劳动力资源,为全球(特别是发到国家)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中国制造和中国出口在1980-2015的35年间,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利用全球化和契机,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中国制造和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也逐渐显露。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产业低端,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拦路虎。

以水产行业未来,由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很多细分产业,一直以出口为导向。人工养殖的罗非鱼、南美虾、叉尾鮰、小龙虾、河豚鱼、鳗鱼,都曾经是我们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但也带来了水源压力、病害爆发、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南美虾、小龙虾近年来成功转型内销,但罗非鱼、叉尾鮰、河豚鱼、鳗鱼等行业还在苦苦挣扎中。

而同时,中国消费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崛起。天猫、淘宝、京东短短几年中成为世界级的大电商平台,天猫国际、考拉海购的欣欣向荣,黑色星期五的火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的异军突起,都在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消费升级大潮,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汹涌。

一边是崛起的中国呼唤绿水青山,一边是国内环境资源的不能承受之重。一边是中国消费者澎湃的消费欲望,一边是国外大量的优质消费品。

任何明智的政府,恐怕都会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用更多的优质进口产品,去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愿望,替代国内的低端同质产品,并减轻对国内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使中国大地重现绿水青山。这恐怕就是连续三次大幅度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的主要原因。

三文鱼、北极虾、大螃蟹、大龙虾:中国消费者的盛宴

而降低关税的消费品品类中,水产品又是重中之重,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

2017年12月1日将实施的新关税税率,本次降税的海鲜产品(来源:关税司网站)

从本次降低关税的水产品品种中,可以清楚得看出:三文鱼(大西洋鲑鱼)、北极虾(学名北方长额虾)、多春鱼(学名毛鳞鱼)、龙虾、螃蟹、鲍鱼,都在降低关税之列,特别是北极虾的关税,更是降低到2%,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从这些品种也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中国本土没有的产品,比如北极虾、多春鱼、大龙虾。其他进口产品的品种,也与国产的品种不一样,比如进口螃蟹(帝王蟹、面包蟹、珍宝蟹、雪蟹)与国产螃蟹(大闸蟹、梭子蟹)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比如进口鲍鱼,也是与国产鲍鱼不同的品种。而且,这些降低关税的品种,大多数都是目前中国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进口海鲜,降低关税可以直接造福百姓,确实是得人心政策。

从另外一方面讲,最近几次进口水产品降低关税,还是比较克制的,对于国内养殖产量比较大的水产品的关税,就不在调整之列。

本次水产品关税调整,加拿大将成最大受益国

在本次关税调整中,哪些国家将受益最大呢?我们认为是加拿大。

首先,降低冷冻三文鱼的关税,加拿大、挪威、苏格兰等国会受益更多。而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受益,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已经签订双边自贸区协议,关税已经降为零,或者正在降低中(如澳大利亚)。

其次,降低北极虾的关税,加拿大将受益最多,因为加拿大是中国市场北极虾最大的出口国,占中国北极虾进口量的70%。

再次,降低螃蟹、龙虾和多春鱼的关税,加拿大都将从中受益。因为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雪蟹、美洲螯龙虾的产地,也是重要的珍宝蟹、多春鱼的产地,这些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越来越畅销。

因此,作为中国进口海鲜第一品牌的加拿大,显然是本次进口水产品关税调整的最大受益国。当然,爱尔兰、英国、挪威、美国、俄罗斯等海鲜出口大国,以及东南亚诸国、印度、南非等国,也将从中部分受益。

中国的三文鱼养殖何去何从,这是个问题

近年来,中国本土的三文鱼养殖(包括部分大规格虹鳟鱼养殖)发展不错,也引来不少投资者。有些投资者甚至想在中国发展大规模三文鱼养殖,不仅供应本土市场,还想大量供应日本市场。但是三文鱼(大西洋鲑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对冷水资源要求很高。而处于温带、亚热带的中国,恰恰缺少大量丰富、廉价的冷水资源。有些专家学者建议利用黄海冷水团发展深海三文鱼养殖,对此八鲜过海是持保留意见的。

我们的观点是:利用本土的某些特殊冷水资源,小规模发展三文鱼、及大规格虹鳟鱼养殖,是可以的。但大规模发展三文鱼养殖,既没有必要,也缺乏现实的可行性。由于篇幅原因,这个问题不在这里展开,可以随后找机会深入分析。

本次国家进一步降低三文鱼关税,也是在用关税的手段,明确地告诉业界:国家并不鼓励本土大规模的三文鱼养殖,理由是国外的三文鱼既多又好又便宜,我们不必自己养

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海鲜走私空间越来越小

虽然这些年正关进口的海鲜越来越多,但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海鲜是通过越南、香港、浑春等口岸走私进口的,或者采取低报、假报等手段半走私进口的。这些走私进口海鲜的存在,一是破话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二是破坏了可追溯体系,造成一系列问题,也损害了中国形象;三是造成了大量关税税款流失,也很容易造成腐败;四是走私过程中为逃避监管,往往采取换包装、化整为零、冷链中断等方式,造成产品化冻、变质,产生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五是走私产品未经正规检验检疫,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病、生物入侵等问题。

随着水产品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进口海鲜走私的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小。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看到:那些没有在关税降低范围内的水产品,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会存在一定量的走私现象,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

进口海鲜越来越多,中国成为进口海鲜消费大国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进口海鲜消费大国,其实这是错误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家,这是没错,但中国消费者主要还是吃国产的水产品,特别是国产的养殖水产品。中国目前只是全球第四的消费水产品进口国。

首先,中国进口水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鱼粉和鱼油。鱼粉和鱼油,是南美虾、鳗鱼等养殖的主要的饲料原料,不是消费品。鱼粉和鱼油做成的饲料,养殖的南美虾和鳗鱼等,很大一部分还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因此这些进口中很大一部分不能算国内消费。

其次,中国进口水产品的另外一大部分,是各种来料和进料加工的水产品原料,加工也大部分也是要出口到发到国家市场的,也不能算国内消费。

真正能算国内消费的,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正关进口且国内直接消费的水产品,二而是走私进口的水产品(来料和进料加工水产品,因为可以出口核销,不必走私进口),三是远洋渔业运回国内销售的水产品(目前以远洋捕捞的鱿鱼为主)。

如果把上面三部分相加,中国目前还只是世界第四大水产品进口消费国,位列美国、欧盟、日本之后。

未来中国是否会超越前三者,或者在多快能超越前三者,目前不好说。因为一方面取决于未来中国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去购买进口海鲜?另外一方面也取决于出口国能够供给中国多少数量的价格合适的海鲜?

因为毕竟海鲜是好东西,全世界的消费者都爱吃。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使加拿大、新西兰、澳洲的大龙虾价格一路飙升的新闻,近年来已经不绝于耳。趁关税降低,快去剁手买买买吧,谁知道未来进口海鲜的价格是不是会涨到天上去呢?

八鲜姐想给大家一个小建议:热销的海鲜未来恐怕会越来越贵,但还有很多冷门的进口海鲜,因为中国吃货不熟悉,国际市场价格还很便宜,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怎么选?简单!您只要订阅八鲜过海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关注我们其他的同名账号,就可以啦。

八鲜过海已入驻20多个主流平台,百万粉丝,全网覆盖,欢迎订阅

原创声明

本文为八鲜过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