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针丛棘(坎卦别当真系用徽纆)
云基奔 • 2024-01-14 08:24:12 • 次
《周易》第二十九卦坎的卦象是上坎下坎,《大象传》解释为“水洊jiàn至,习坎”。洊,屡次,接连。习,反复练习。坎,此处为动词,开挖沟渠。象辞地意思是大水接踵而至,要不停地开挖沟渠以导引洪水。
卦辞: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翻译:
奴隶们用心地不停开挖沟渠。举行享祀,奴隶们在向好的方向改造。
卦辞中的“有孚”是下苦力的奴隶。周朝是奴隶社会,阶级有贵族、平民(当时称为“国人”)和奴隶之分,奴隶多由战俘和罪犯及其家属组成,无人权,承担危险而繁重的体力劳动。
沟渠是农耕生产重要的水利工程,开挖沟渠也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常常由奴隶来承担。
卦辞讲述奴隶用心开挖沟渠,并举行享祀。“行有尚”意思是表现有进步,尚即上。
爻辞:
习坎。入于坎窞(dàn),凶。
坎有险,求小得。
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樽(zūn)酒簋(guǐ)贰。用缶(fǒu)纳约自牖(yǒu)。终无咎。
坎不盈,祗(zhī)既平。无咎。
系用徽(huī)纆(mò),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翻译:
奴隶们不停地开挖沟渠。他们在沟渠里劳作,有凶险。
开挖工作很艰辛,但他们只要求微薄的回报。
大水顺着一道道沟渠而来,又急又猛,大家不能再呆在沟底了。
祭祀时用樽盛酒,用簋盛着麦和鱼这两样祭品;用餐时用陶缶从窗户里把简单的吃食接进来。始终没有抱怨。
沟渠里的洪水没有漫出来。对洪水的敬畏也平息了。没有抱怨。
把洪水束缚在渠网之内,三年都不会再生水患。
爻辞是对卦辞的详述。初六“习坎”与卦辞“习坎”一致。窞指沟渠底部的深坑。“入于坎窞”描述奴隶们干活很认真,很卖力。
九二描述奴隶们工作的态度,呼应卦辞“习坎,有孚维心”。
六三描述危急的水势。“枕”通“沉”,“险且沉”描述水势凶猛。“入于坎窞,勿用”就是“勿用入于坎窞”。
六四“樽酒簋贰”呼应卦辞“亨”,描述奴隶们在洪水面前虔心祭祀的场面,“簋贰”不是两件簋(祭祀用的盛放食物的礼器),而是指簋里装了两种祭品(麦和鱼)。《礼记·王制》:“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樽酒簋贰意指礼数周到。“用缶纳约自牖”呼应九二“求小得”,“约”代指简单的饭食,与齐备的祭品形成对比,更显诚挚之心。“用缶纳约自牖”表明这些奴隶不劳动时处于拘禁状态。
九五描述洪峰平安通过后奴隶们的表现。祗,恭敬,此处指对洪水的畏惧之心。
上六描述“习坎”的效果。“系用徽纆,置于丛棘”是用“徽纆”和“丛棘”比喻纵横交错的沟渠。徽是三股绳,纆是双股绳,都是古代用于捆绑犯人的绳索;丛棘是上古监狱的代称。像捆绑犯人一样束缚洪水,三年不再生水患,表明挖掘沟渠的工作成效显著。
象辞说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意思是要保持德行,反复进行教育。这是指通过劳动来教化奴隶,达到“行有尚”的效果,与后世的劳动教养、劳动改造类似。
关注我,可以读到其他卦的分享,给你一个全新的周易世界!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