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玩收藏

个人简历中的发展方向怎么填写(写简历其实很简单)

云基奔 2024-01-12 22:53:55

摘要:每到3、4月份都是HR和求职者忙活的时候,HR忙着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也开始“捯饬”简历了。趁着跳槽“躁动期”,给大伙分享下做简历的经验,分享下面试官“喜欢”什么样的简历。以

每到3、4月份都是HR和求职者忙活的时候,HR忙着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也开始“捯饬”简历了。

趁着跳槽“躁动期”,给大伙分享下做简历的经验,分享下面试官“喜欢”什么样的简历。

以下内容更多是站在HR角度,反向给求职者分享经验,只代表我个人经历的总结。

另外,主要是分享做简历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你的简历在方向上可以超过80%的简历,再次点,至少在整个求职环节中不被扣分。如果想靠简历“飞黄腾达”,我的经验做不到。

一、简历模板

除非是大学生或者是创意工作者,完全不需要为简历模板发愁。

直接登录招聘平台,按照平台格式填写简历即可。面试的时候,从平台导出一份简历打印即可。

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求职,99%都是在招聘平台上进行的。HR或公司也是在平台上查看你的简历信息,那都是平台上的标准格式。

招聘平台都可以导出简历文件,在面试时或者给HR发邮件时使用。

HR和面试官不会在意你简历的模板格式,你直接使用招聘平台的模板完全不会影响你的面试。影响你的,永远是学历、经历、经验、能力、年龄这些。

这些年的招聘经历中,看到合适的简历,直接就沟通了。觉得合适就会要一份电子简历,主要是给用人部门看,根本不会在乎你的简历模块,也不会在乎你的电子简历是几页的,信息完整即可。

大学生求职还是要稍微注意下简历模板,就不要用招聘平台上的导出简历了,打印出来还带有招聘平台名称就不好了。

另外做设计的,简历还带有作品案例,做设计的简历全是文字,看不到代表作品那是大忌。

二、自我评价/个人总结

这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但是不要写“形容词”。

比如下面这种描述就不要写上去了,这种相当于废话,还很可能减分。

来自百度搜索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你个人能力、优势、经验的总结性展示,要让人从其中看出你的独特之处,看出你符合这个岗位的“证明”。

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学历可能都是“论据”,个人总结、自我评价部分就是放在前面的“结论”,是整个简历的基调或总览。

这部分内容不要虚,要实。多以数字、项目成就、技术能力和工作沉淀的方式展现。

比如,你要展现你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直接写“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就是废话。应该拿事实说话,你写:曾经工作996,每周保持50公里跑步量,都比前面的2个“形容词”要好。当然,这个例子只是玩笑,就是那个道理。

“有3年电商直播运营经验,熟悉直播运营,能独立操盘”。你觉得这个总结描述好吗?

有点普通了。我看不出你曾经直播运营的操盘体量有多大,成绩如何,有没有突出的数据展现?如果你把过去的成绩用数据展示出来,那就让人清晰了。

讲一个真实案例,曾经招聘开发岗位,背景是项目确认2个开发,期望项目经历匹配度比较高,有类似业务经验,容易上手的开发。

当时一个3年多经验的小伙子,过去工作经历不太合适的,并不符合部门leader的需求,但是【技术总结】部分写的很不错。当时我看到了简历,眼前一亮。

他的技术总结部分不是简单的罗列熟悉的技术点,还展现了自学技术项目,过去项目中技术应用的思考,过去工作成绩。

当时我把简历给到了部门leader,部门leader和我感受一样,被这部分内容吸引,虽然工作经验匹配一般,但是还是约了面试。

面试中,用人部门只和他聊了简历上【技术总结】部分的内容,其他工作经历、离职原因啥的都没聊,当天就谈好了。

所以,有时候总结写得好,不仅可以增加约面试机会,还可能“主导”面试,让自己的弱势直接被忽略过去。

三、简历内容怎么写

简历描述包含了前面的个人总结和工作经历两个部分。你可能遇到这个问题,上份经历工作了3年,工作经历不知道怎么描述,内容太多了。

把握2个方法:STAR原则和提炼总结。

STAR原则:

S:Situation,可理解为情景或背景。

T:Task,可理解为任务或目标。

A:Action,可理解为行动、工作或执行。

R:Result,可理解为结果或成功。

举个栗子:你想在简历中体现你上份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你上份工作有一年获得了公司的年度技术创新奖,你应该怎么写?

当然,直接的方式就是,个人具有创新能力,2022年获得公司的技术创新奖。

这样写确实可以,但是可以再优化下,利用STAR原则。

获得技术创新奖是R,还需要提醒S、T和A,你是在什么背景或者项目任务中,做了什么,才获得公司认可的。如果你能用这个原则描述,那么这个成就会更加具有可信度和“含金量”。

在描写工作经历时,不要简单地罗列工作职责和成果,这样会显得很普通。大家都这么写,同质化的岗位,同质化的简历,你怎么可以突出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相对普通,大部分人的经历和工作成就都很同质化和类似,如果你在简历中还平平无奇的罗列简单信息,就只能被卷了。

如果一段工作经历分5点写,前2-3点可以介绍工作职责、任务、项目或技能展现。但是至少要有2点,利用STAR原则描述下工作经历中重点项目或成绩。

同样是写1000万销售量的成绩,我是看不出你有多厉害的。因为平台、产品和市场基础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这1000万销售量来之不易,充分展现了你的销售能力,就应该把背景和行动描述清楚,让人知道你的1000万比别人的1000万难度大,或者比别人更具有挑战性或创造性。

提炼总结:

网上有人称之为“头脑风暴”,就是把能想到的点都罗列出现,然后再在里面提炼总结。

一段3年的工作经历,有太多内容了。你的工作成绩、项目、个人成长、个人思考、技术沉淀等等,你不可能长篇大论都写进去,简历不是自传。

另一方面,正因为太多信息,也让我们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感觉过去几年平平无奇,就每天上班,没啥可写。

不管是太多,还是没啥写的,都需要先罗列出来,先穷举,不管你觉得是否重要、是否值得写,都先写出来。

再从其中挑选重点,寻找可以“包装”自己的内容,利用前面的STAR原则。

写简历别过于实诚了,简历和工作汇报一样,太实诚了,领导会觉得你没啥贡献,要学会一点“包装”。

这里“包装”不是作假。你出门洗个脸洗个头,弄个发型,搭配身衣服,这不是整容,不是作假,简历也一样。

四、逻辑自洽

前面提到简历“包装”,接下来问题来了,要不要过度包装?

我的学历不太好,要不要写出本科?

近来工作跳槽频繁,要不要合并工作经历?

工作成就一般般,要不要用STAR原则编一编,把之前的工作成果夸大一点点?

我虽然是HR,但是以上我个人并不反对。因为,这是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只要你的度把握得当,运气不错,确实能获利。(明显的作假,建议在面试后坦白,别进入背调环节被毙掉。有时候坦白还有机会)

但是,你的简历要逻辑自洽。

别吹过头了,我一看简历就不对,就算你用了STAR原则,但是前后不一致,逻辑不自洽,一眼假。

有些求职者会虚构学历或工作经历,简历写得再好,我也要先核实下真假。有些低级错误,从年龄和开始工作的年份推算,19岁就本科毕业了。我会信?

你写的数据比行业水平都要高很多,我会信?

你有这个能耐,应该不会来我们公司吧!

另外,对简历中的内容要很熟悉,别面试中,被问到还无法回答。这也是逻辑自洽的一环。

就聊这么多,下次再聊。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欢迎关注:人事小哥(微信公众号同名)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